嘉谷2號漁場海域正是風輕云淡,舒適宜人之時,此起彼伏的呼喊聲卻打破了這片海域的寧靜。
在周圍海域,幾艘大型運輸船的吊機將一個個人工礁體投放到海中。投放的人工礁體為組合式藻礁和人工魚礁,既為海藻生長提供依附,又是魚兒在海底的多層住房,是嘉谷2號漁場建設打下的“第一根樁”。
“小關,小關,我們今天已經投放了多少個魚礁體?”在領隊的一艘運輸船上,嘉谷礁體投放工程的負責人馬隊長大聲問道。
“頭兒,今天共投放了1340個人工礁體。”負責調配人工礁體的小關迅速回答道。
馬隊長攤開圖紙,默算道:“今天要建成礁區面積2000畝,嗯,起碼需要建成12個組合型魚礁群,那就還需要投放人工礁體1000個……”
他又看了看時間,心里極為滿意:“今天進度不錯。大家加把勁,早點完工,今晚讓食堂給大伙兒加菜!”
船上頓時傳來一陣歡呼聲。
小關也笑嘻嘻道:“頭兒,放心好了,今天天氣好,風平浪靜,提前收工不是問題。”
馬隊長咕嚕咕嚕的灌了一肚子水,一拍肚皮,道:“那就好!記得督促好大家,大老板在邊上盯著呢,干好了,不愁福利不好。”
小關聞言,一臉八卦道:“頭兒,這樣大規模投放人工礁體真的有效嗎?大老板都這么關心?”
小關此前是魯省的一名漁民,嘉谷農牧圈定2號漁場后,又招收了一批員工,小關就在其中。
他對于投放人工魚礁并不陌生。因為從05年起,魯省就實施了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同時推進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建設;他之前也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在近海區域投放各類礁體行動。
不過……說是“修復漁業資源”,但這么多年來,也沒有看到海域生態環境有根本好轉。因此,小關一直覺得投放人工魚礁建設海洋牧場是“華而不實”。
也是因為近海漁業資源遲遲得不到好轉,小關一直謀劃著轉型,剛好碰上嘉谷農牧招收漁民,于是在第一時間就選擇加入了嘉谷。
沒想到,嘉谷所謂的建設“海洋牧場”,重點不是投放魚苗養魚,又是投放人工礁體。
更讓他意外的是,集團的大老板,一名億萬富豪,居然親自進駐“基地”?
——畢竟是遠離了大陸海岸,連必要的淡水和新鮮蔬菜供給,都要經過長距離的運輸補給,容易受到時間和天氣的影響,從哪方面都算不上生活條件舒適。
對于小關的疑問,馬隊長嘿嘿一笑:“你在嘉谷干久了就會知道,我們集團的大老板,不喜歡坐在辦公室的,反倒是一線基地,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至于投放人工礁體效果好不好……”他話題一轉:“小關你是為什么不繼續當漁民了?”
小關撇撇嘴:“現在近海都沒有漁汛了,沒有魚,出海就要虧本。休漁也就開頭幾天好,轉眼就捕沒了。你說當漁民還有什么搞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