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么說的話,老哥啊,我怕是要讓你“失望”了。
除了漁場的標配,“驅鯊器”——“針落臨塵陣”以及“驅風器”——“天罡無極陣”外,基于黃海冷水團的特殊性,齊政還布置了“履霜凋秋陣”。
夏季是黃海冷水團的強盛期,其盤踞區域形成了氣旋式密度環流,也意味著溫度不會很穩定。如果是封閉式的大型養殖工船,問題不大;但對于首次直面冷水團的三文魚來說,就是“陰晴不定”了。
但有了“履霜凋秋陣”的保駕護航,嘉谷漁場冷水團變得“溫順”起來。
另外,“青竹百靈陣”雖然主要作用于海藻和太平洋磷蝦等食物鏈底層生物,但也間接為三文魚提供了超乎尋常的環境凈化能力。
不多時,心里做好了第一波三文魚全軍覆沒的董教授猛然發現,在死亡率上升到26%之后,再也不見死魚——剩下的三文魚,似乎穩了?
木有洶涌的洋流干擾;木有鯊魚出沒;木有產生嚴重病變……就像只是一次尋常的動物遷徙,淘汰掉一批弱小個體后,剩下的群體來到了一個新大陸,高呼“好嗨哦”。
董教授覺得似乎有什么超出了他的認知。
要知道,他去過三文魚養殖強國挪威進行“偷師”,也因此知道,一直高大上的三文魚,生長環境的惡劣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大量的三文魚相互擁擠,滿身的潰爛,魚虱的寄生,甚至長出了“畸形魚”。
就算是號稱擁有全球最清澈的大西洋生態環境的挪威,一個網箱內的三文魚,死亡率也有20%左右。
事實上,挪威的三文魚養殖產業,在這點上一直備受爭議。大面積養殖三文魚,長期喂養的飼料、藥物以及魚糞沉積,導致了海虱的泛濫,也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
但這些在嘉谷2號漁場……統統沒有!
舉個簡單例子,挪威進口的三文魚,都多次檢出有寄生蟲;但嘉谷漁場養殖的三文魚,多次的寄生蟲檢測結果……一直保持為零!
這要不是跟環境有關,董教授都覺得自己瞎了。
他回過頭來,才發現,不知何時,嘉谷2號漁場,已經變得生機勃勃了。
流動性的海水,一天能長幾十公分的巨藻,到處出現身影的太平洋磷蝦……媽呀,嘉谷是怎么做到的?
雖然冷水團養殖三文魚似乎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但董教授莫名地有種淡淡的憂傷。
——雖然沒有證據,但我覺得這不是我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