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昱業的幫助下,馬定文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將嘉谷林業業務管理板塊的骨架搭建了起來。歸根到底,只要有了核心人員,嘉谷在人才儲備上還是很充分的。
然后,齊政就正式將“成立產業基金”這一設想提上議程。
作為這一設想的首倡者,馬定文開始了他在嘉谷體系的第一次露臉:“……在我國,產業基金通常指以處于成長期、成熟期的特定產業未上市企業股權為投資標的,通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實現企業增值,并借助IPO、股權出售、回購、管理層收購等方式退出以實現收益。”
“應該說,涉農產業基金是一個新事物。所以我認為,不應該拘于某一種形式。無論是以原始基金作為基礎,吸納更多的資本進入基金;還是政府牽頭,企業唱戲的方式組建產業基金;只要有利于做大自己,都值得嘗試……”
馬定文拋磚引玉后,齊政平靜地環顧會場,接話道:“我覺得這個設想很有啟發意義。讓大家來,是要先做一個評估,大家不妨說說。”
參加會議的,有集團大管家王昱業、戰略部丁顯以及嘉谷金融部新任大佬蘇放等一眾集團高層。
“我看可以。”王昱業首先旗幟鮮明地表明了態度,“農業產業基金,不就是投資優秀有潛力的農業企業或者農業項目嗎?我們嘉谷別的不多,有潛力的項目多的是。”
盡管隨著仙茗大米、嘉谷乳業、清源啤酒等業務陸續開足馬力,達到最大產能,集團的現金流如大河一般充沛,但耐不住嘉谷擴張的步伐永不停息啊!所謂“賺錢如流水,花錢也如流水”,每一個能補充現金流的渠道,都讓他重視。
“還有個消息,財政部正在牽頭,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一家專門的農業產業基金,這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字號’的農業PE。由此可見,國家對于鼓勵建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也是有想法的。”
王昱業的眼界明顯高一檔次:“而且,產業基金這個形式,在國內也不是首創了。像什么新能源產業基金、新材料產業基金,已經越來越引起關注,對相關行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
齊政聞言意外地瞅了他一眼。這么說的話,老王也早就開始注意到產業基金這個領域了?
再一想想,也不無可能。
作為大管家,一切來錢的路子都讓他雙眼放光。大概是此前的想法還不成熟,亦或是時機未到,才沒有提出來。現在被正式提上議程,豈有不贊同之理?
看得出來,兩**oss都做出了決定,丁顯也不贅言:“我們戰略部做了一個計劃,農業產業發展基金應該不同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純商業投資,也不同于傳統的財政無償投入;而是以價值型投資為主,追求長期增值。這樣的話,我們需要一個專業的投資團隊。”
“團隊沒有問題。”金融部大佬蘇放馬上接話道。
金融部旗下的“刺客”對沖基金,這幾年貌似不溫不火,但每年都能創造近十億美元的利潤,是嘉谷集團最大的現金奶牛之一。
除卻對沖基金,金融部還執掌了期貨風險部,對嘉谷涉及的大豆、豆粕、大米等多種大宗商品進行套期保值,在資本市場融資投資管理上可謂人才濟濟。
“農業產業基金歸根到底也是一種資產管理,從項目搜集、盡職調查、項目估值、交易結構設計、項目談判到對被投資項目進行投后管理、項目退出等各個階段,我們集團已經完全可以具備了一條龍服務的能力。”雖然只是剛接手金融部負責人的職位,但蘇放可以說是全程參與了金融部的成長,因此信心十足道。
剛加入嘉谷的馬定文內心是震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