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嘉谷集團新設立的辦事處。
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的首席代表戈爾悄然出現在會議室,得到了嘉谷集團公關部部長張澤宏的熱情款待。
艾金崗波是美國三家從事院外活動的律師事務所中的一家,它以擁有強大的政治關系與人脈而在全球范圍內享有盛名。它所做的業務正好處于法律、公共政策的交叉領域。在公共政策這塊業務上,包括院外活動和為客戶提供解決政策問題的服務。
戈爾為此驕傲地介紹道:“我們在這方面的服務首屈一指。”
張澤宏點點頭道:“我相信,否則也不會找上你們事務所了。”
在美國,游說是一個龐大而合法的行業,是指為了讓政策對自己有利而對美國議會和各部門決策機構做工作。一般的套路就是雇主給游說團體支付一筆優厚的傭金,再由游說團體在華府上下對雇主的利益進行系統性的支持。
但這又是一個備受非議的領域。
在這個以人際關系為基礎、“潛規則”橫行的灰色地帶,經常爆出錢權交易的“丑聞”。在這個行業翻車的人并不少見,最出名的案例就是號稱“美國游說行業之父”的杰克·阿布拉莫夫案,在06年美國政壇尤其是國會山上引起了一場大地震。
張澤宏,或者說嘉谷,都是第一次在美國參與這個陌生的游說游戲。為了玩好這個由別人制定規則的游戲,嘉谷重金雇傭了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
“嘉谷的選擇是很明智的。”戈爾微笑道:“目前,在美國雇傭游說公司的中國企業并不多。中國企業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愿意購買東西而不愿購買服務……”
“但一家中國企業想要在美國有大作為的話,需要有人站在你這一邊。不光是意見領袖站在你這邊,還要保證社會輿論站在你這邊。”讓戈爾說出這番話的,是幾年前與中海油的合作。
05年,在中海油對優尼科的并購案中,艾金崗波事務所就是中海油雇傭的游說公司,不過,合作的結局不是那么美妙就是了。
戈爾對其失敗結果并不諱言:“太晚了。如果中海油更早找到我們,我們會幫助他設計一個更好的方案,并購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張澤宏不置可否。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馬后炮又有什么意義呢?他只希望艾金崗波事務所能這次能給力點,而不是讓嘉谷對高鴻的收購又成為另一個反面案例。
戈爾仿佛讀到了張澤宏的想法,為了展現他們的價值,詳細解釋道:“在美國,游說需要的是全盤規劃,商業元素、財務因素、法律業務和政治因素,缺一不可。譬如對于所處行業的敏感性;競爭對手是否感到威脅;能否通過代表相關利益的政治力量的調查;將碰到哪個審批部門和審批人;都牽涉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我們公司在美國,還是有一些支持者的。”張澤宏打斷他的話,平靜地說道。
“哦?嘉谷對高鴻的收購將是一單重磅收購,一般的支持者可能沒有多少話語權……”
“杜邦,強生,輝瑞……”隨著一家家公司、一個個游說團體從張澤宏口中吐出,戈爾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