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會,但是,那又怎樣?
只要他們有渠道獲得“高能生長因子”,誰會關心為公眾服務的問題?
在美國這個由“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世界主義”主導的國家,到處都散發著財富和權利的氣息,為國家服務、貢獻的意愿,越來越薄弱。
以精致的利己主義為主流,以個人主義、世界主義為目標為榮耀,國家注定會失去領導力。很簡單的道理,一個人人為己的社會,是沒有凝聚力的。
若林哲不知道后世有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讓西方國家的這個缺陷暴露無遺。但是他知道,島國也受到了這種影響。
曾經的島國,為了強大起來,人們會凝聚成一團,將自己的利益讓步于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但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在西方文化的侵略下,大肆渲染個人主義,島國社會也從集體主義導向逐漸轉化為個人主義傾向。
想到這,他突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中國的復興,對西方國家來說,最大的威脅,其實恰恰不在物質層面,而在包括“為國家貢獻”在內的精神層面——嘉谷可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為直接的競爭對手,沒有誰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高鴻董事會拒絕了丸紅提出的37.2億美元的報價,而選擇了僅僅多付出一批“名額”的嘉谷集團。
短短的一周時間,他就從滿懷信心到失落不已。
美國糧商的威脅不放在他眼里——自從丸紅正式收購高鴻的消息傳出后,嘉吉、邦吉等有合作關系的美國糧商無不發出“他們很生氣”的威脅。
但是,國內的扯后腿才讓他心力交瘁。
譬如此時……
“部長,董事會發來通告,再次要求我們及時止損。”被提拔為助手的太田明夫匯報道。
丸紅為了并購高鴻,現在已經投入了超過7000萬美元的資金,如果輸了,這筆費用自然得不到半點補償。
對丸紅這樣的巨頭來說,虧損幾千萬美元倒不是不可以接受。為了擴張,他們每年沉沒的擴張成本高達數億美元,但這并不意味著董事會會喜歡這些損失。
若林哲以集團執行董事的身份,在美國待了這么久,就是擔心馬有失蹄。卻未想,馬蹄子還沒徹底摔倒,就先被國內絆住了腳。
“還有什么?”看到太田明夫欲言又止的表情,若林哲繃著臉問道。
“總部還派來了一名代表,打算向嘉谷示好,以爭取到購買更多仙茗大米的機會……”太田明夫扯了扯嘴角道。
“我知道了,最近的航班在哪里?”
太田明夫暗暗發傻:“部長,不需要您親自回國吧,通過電話或視頻與董事會溝通不更方便嗎?”
“不……”若林哲低眉耷眼,滿心痛苦道:“我是想讓你將他塞進最近的一趟航班,馬上踢回國內!”
八嘎,被人家一路平推還不夠,還要過去跪舔?有沒有點骨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