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美國有機食品市場,嘉谷生產的有機蔬菜、有機蛋禽,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好吧,“幾乎”是謙虛的說法,事實就是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只不過,在相繼遭遇了綠和組織所謂的“農藥殘留”所引起的信任危機,采購方紛紛取消訂單;以及隨后的美國中西部大旱,嘉谷農場灌溉用水被嚴格限制后,嘉谷分公司做出了大部分農場休耕,有機食品停產的決定。
現在,一個季度過去了,給美國的有機食品市場造成了什么影響呢?
剛開始,嘉谷分公司的競爭對手紛紛搶占市場份額,推出了同類的有機蔬菜、蛋禽等產品,貌似順風順水。
但是,有機食品超市們很快就發現,不對頭了。之前雷打不動地過來采購嘉谷有機食品的顧客們,越來越覺得貨不對版,即使后來推出的同類有機食品售價比之前略低,不但沒有挽回顧客的心,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疑惑和顧慮——這真的是有機食品,怎么比之前的差那么多?
齊政乍一聽說的時候,好懸沒笑岔氣。
普通的有機食品吧,可能食用后最大的好處,就是體內殘留的化學藥劑的數量驟減——這是有實驗證明的。
但是嘉谷的有機食品,你可以從中吃到“生命力”。最明顯的就是有機蔬菜,吃起來清脆,有嚼勁,給你感覺就是質密、新鮮,即使是烹調后,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不是普通蔬菜經過處理可以制造出來的口感。
而且嘉谷有機蔬菜能改善體質。有抽煙喝酒習慣的人,如果常吃嘉谷有機蔬果,會明顯促進肝臟排毒,身體會比較清爽,使人自然而然地不喜歡煙酒的氣味。
總之,長期吃下來,就連情緒上面也不會那么容易躁動了。
所謂凡事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長期吃嘉谷有機食品,其實會有一種“上癮性”,這自然不是常規意義的“上癮”,儀器是測不出來的,硬要說的話,就是生物對于進化天然的追逐——嘉谷在美國的有機農場,雖然大多只是布置了低階的靈陣,但畢竟是經歷了靈氣的浸潤。
如果不是相信嘉谷分公司能卷土重來,齊政怎么會會輕易以進為退呢?
只是這樣一來,想要填補市場空缺的其他有機食品生產商,徹底涼了;想要繼續購買嘉谷有機食品的顧客,心情也十分不美麗了。
你說嘉谷的有機食品可能有農藥殘留,我信了;但特么你現在“絕對”安全的有機食品,品質連之前的一半都比不上,騙鬼呢!
和中國的情況一樣,美國人現在同樣極其重視健康問題。尤其是年輕人群,他們比其他人群更愿意為健康產品付出高價。
杜邦很明顯注意到了這一點,也開始在順應這個潮流,加大了在生命健康上的投資。而嘉谷,顯然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標的。
自覺與嘉谷改良了關系,皮埃爾哈哈一笑,厚顏道:“我是為你們的損失而痛心。我知道,之前是有一些宣傳團體,對嘉谷的聲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們杜邦,也同樣對那些不負責任的宣傳團體深惡痛絕,所以,我想幫嘉谷有機食品在美國挽回聲譽……”
齊政笑笑,裝作聽不懂他的潛臺詞似的,道:“誠實地說,現在我沒想這么多,嘉谷的重心也是先整合好高鴻。”
其實,齊政對于引入美國資本,做大在美國的有機食品業務,是有想法的。
在資本主導的市場化農業生產體制下,資本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追逐利潤,而不會顧及其它,因此美國的有機農產品只可能是享受得起高消費的中高端人群的奢侈品,而不會惠及絕大多數普通人。
巧了,嘉谷在美國,也是扮演著這樣的奸商——這次的停產,同時也是為了卷土重來的漲價。
而此前的經歷讓嘉谷上下都知道了,嘉谷每年在美國獨自賺十億美元級別的利潤,還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每年獨自賺幾十億美元,或者更夸張的賺上百億美元,而不給美國本土資本半點分潤,是不可能的。
但一碼歸一碼,齊政不可能輕易松口的。在美國生產嘉谷牛奶的項目,是為換取美國資本對嘉谷收購高鴻的支持;但是有機食品產業嘛……
之前你搞事情讓我滾,我滾了;現在你讓我回來,對不起,滾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