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嘉谷“錦衣衛”監察部的創立,集團對內監督的體系已經臻于完善。齊政要做的,就是選好監督的人,把持好監督的獨立性。
與此同時,一批老員工的主動引退,一批蛀蟲被清空,一大批年輕人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
其中,齊一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但齊一平又不一樣。
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齊政親自考察,親自提拔任命的。
因為,他要執掌的部門,是在戰略部麾下卻直接對董事會負責的信息局。
如果說監察部的主要職能是對內監督,信息局的主要職能就是對外情報。
齊一平長相平凡,屬于扔在人群中就找不出來的那種,這也正好符合情報工作的要求。
雖然他也姓齊,但事實上,他與齊政沒有半點親緣關系。能以三十歲出頭的年齡執掌一個至關重要的部門,純粹是因為他的能力夠強。
“其實,我本來是考慮讓你擔任監察部的負責人的。畢竟,論‘**’能力,你在集團中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最適合‘以毒攻毒’了。”在董事長辦公室,齊政對剛上任的齊一平笑言道。
“別,我還是更喜歡情報工作,‘公關’技巧,還是用在外人身上比較有意思。”齊一平忙不迭地擺手道。
在“反腐”這個聲音正在響徹集團之際,齊一平卻毫不避諱這個問題。
因為某種程度上,賄賂目標就是他的工作之一;或者說,只有賄賂目標,他才能正常工作。
嘉谷在國內給人的印象大多是純良的小白兔……呃,或者說是無害的老黃牛吧。但是在海外,從來就不是啥好鳥,具體可以參照俄遠東地區。
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哪個跨國公司是完完全全守規矩的,尤其是在俄遠東這種地方,守規矩的跨國公司根本活不下來。底層的**,就能讓這些公司寸步難移;上層的吃拿卡要更是厲害。嘉谷要不是靠著嫻熟的公關技巧,高昂的公關成本,根本不可能在俄遠東打下一片天。
而這,對于齊一平等信息局成員來說,也是一次難得體驗一線情報工作的機會。
一方面,以張澤宏為首的公關部在俄遠東拓展的關系硬扎,上到遠東聯邦實權官員,下到基層小吏,他都有聯絡的渠道,如此一來,就不怕因為搜集商業情報而被公開審判。另一方面,中國和俄遠東的地理距離太近了,無論是心理還是現實,這都有助于可能的止損。
不過,在齊一平進入信息局之前,信息局是沒有什么人手去做秘密情報行動。
大多數公司的秘密商業情報搜集的方式,枯燥無味,除了要更加謹慎小心以外,沒有多少激情和快樂。大部分的公司也負擔不起復雜的秘密情報搜集,因為普通的公司職員不一定有一顆大心臟去負擔此等事務;而有一顆大心臟的職員,也不一定具有相應的素質。
機敏、大膽且冷酷的齊一平,是嘉谷體系內少有的適合一線情報工作的人員,事實上,他能拿下信息局局長的職位,憑借的就是在俄組建的情報網絡。
其實,隨著越來越嚴格的社會和道德標準的出現,很多跨國公司已漸漸的淡出了情報界,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影響國家機構,通過國家情報組織完成對經濟商業情報的搜集,在這一點上,最為人所了解的是島國財團和島國情報組織。
但嘉谷暫時沒有這樣的條件。
盡管有著各種不便利,盡管有著一定的危險,嘉谷還是采取了在遠東組建商業情報組織的做法,最大的原因,仍是俄遠東地區的價值。
從幾個簡單的數據即可見一斑:
嘉谷用六年的時間與老毛子合作開發遠東,讓俄羅斯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大豆生產國;
去年,中國自俄遠東進口的貨物、勞務及服務共計90億美元,其中,大豆進口總額為68.7億美元——中國從俄遠東進口的最大宗的原材料,不再是木材,不再是油氣,而是一顆顆圓滾滾的大豆;
去年,俄羅斯對中國出口近500億美元,單單是俄遠東的大豆,就占了出口總額的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