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供不應求,參價自然上漲,廣大參農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譬如在世界人參“心臟之地”的萬亮鎮,最早一批加入人參種植聯盟的趙老爺子,最近是走路都帶著風。
他今年收獲了幾畝十年參齡的野山參,畝產值在30萬元以上,除去所有成本,老爺子凈賺了八十多萬。
30萬元的畝產值看似驚人,但如果折算到十年,也不用大驚小怪了。當然,這得人參長得好,價格上得去,才有這樣的產值。
趙老爺子美滋滋地品咂著小酒,搖頭晃腦地感嘆:“人參總算賣上了好價錢,現在是離我實現人參夢最近的時候。”
趙老爺子是“大神級”參農——人參把頭。擺弄了三十多年的人參栽培,嘮起種參的嗑兒,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三十多年,他見證了國參的起起……落落落,也是到了今年,才品嘗到了人參大豐收的滋味——不僅僅是產量上的大豐收,還有收入上的大豐收。
他的兒子小趙咂咂嘴道:“要是嘉谷不加大出貨,讓價格上漲得更厲害一些就好了。”
趙老爺子卻搖搖頭:“小子,你不懂。現在這樣才是參價的合理回歸,一路飆漲反而就不美了。”
“價格暴漲,我們不是能賺得更多嗎?”
趙老爺子眼神有些渾濁,卻很清晰地吐字,道:“暴漲,也容易暴跌。平穩的上升才能持久。”
小趙若有所思。
為了控制體量規模不大的人參市場,防止參價被惡意操控,保證國內人參加工企業的原料供應不會斷裂,人參聯盟建立了儲備制度。
收儲的主力,自然是財大氣粗的嘉谷。
由于擁有“全擬種植技術”,嘉谷農業從多年前開始,就通過收購,大規模“儲”參于地。
像今年參價有暴漲趨勢,嘉谷淡定地按照市場所需增加了出貨量,讓參價有所上升,但又不至于上到天價。
正如趙老爺子所說,價格大起也易大落,暴漲暴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不是好事。
趙老爺子讀書不多,但他明白一個道理,既然享受了加入人參聯盟的好處,也要承受相應的限制。
“小子,從選定土壤、種植、耕種技術指導和收購管理,種植聯盟都安排有一系列的技術支持;人參漫長的生長期內,聯盟還能評估人參產量提供貸款;還幫助通過了什么國家認證……”
“國家GAP、歐盟有機農業、美國NOP認證。”小趙接話道。
“對。我不懂這些,但我知道通過這些認證后,人參能賣得更好。如果是我們自己來。肯定弄不了吧?所以聯盟控制價格,也是保證大家的收益,如果再貪心不足,那就沒良心了。”趙老爺子瞇著眼道。
“……我記住了。”小趙縮了縮腦,應道。
“你真知道才好。”趙老爺子瞥了兒子一眼。他知道村里種參戶都賺錢了,少則二三十萬,多則四五十萬算起步,然后大家也有些飄了。
一時好不算好,永遠好才算好。想要好得長久,人心就不能散,聯盟就不能亂——這是一位老農民的智慧。
而事實上,亂不了的。
類似的牢騷是有,但只是幸福之余的小牢騷。
一級市場的完勝,讓參農們置車置房忙,身價也是步步高。
而這,大概也是國參振興之路的根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