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釀啤酒的發展,無論是稀缺原料的獲取、流程成本的控制,還是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都不如跨國啤酒集團更有優勢。
在原材料價格飛漲時,那些啤酒巨頭,將市面上剩余的原材料資源徹底瓜分或壟斷,讓小品牌幾乎無路可走。
當然,即使是百威英博這樣的巨獸,也不輕松。
無奈的減產讓他們不得不進行勢力收縮——一些市場利潤貢獻率低的區域,被迫放棄,譬如亞太地區;將有限的產能供應重要的利潤池,譬如美國……
無論大大小小的啤酒商有怎樣的掙扎,但有一點是行業公認的,那就是以清源啤酒為首的中國啤酒勢力,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通過這場戰爭,豎立新興領導者的形象!
本應對此反應最激烈的世界前幾大啤酒巨頭,還沒來得及表達一下憤怒,就陷入了與嘉谷沒完沒了的談判拉鋸中。
幾大啤酒巨頭不能著急。一來是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還有存貨撐著,二來,是不希望被嘉谷割去太多的肉——如果只是花錢,花再多的錢也愿意接受,但如果是“引狼入室”,就不能不硬著頭皮強撐了。
嘉谷不著急,是因為……
“我們急個屁啊。身處酒精飲料行業的好處是,人們傾向于在好的時候喝酒,但在不好的時候也一樣會喝,甚至更想喝。”齊政笑罵道。
身處變局,最近意氣風發的何長川亢奮道:“您說得對,拖得越久,百威英博他們收縮的空間越大,我們突破新市場就更容易。”
要知道,與其他許多食品和飲料的全球市場不同,啤酒消費者對本地風味和民族品牌的忠誠度較高。因此,很少有一個口味的啤酒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暢銷。
“說句不愛聽的,和百威英博相比,清源啤酒……勉強能算是個中學生,其他的,最多只能算小學生。將百威英博他們逼得狠一點,這就是我送你們上船的最后一步,希望十年后,我能看到世界啤酒王者的桂冠是屬于中國的!”齊政很認真地說道。
這個“你們”,不僅包括清源啤酒,還有國內其他主流啤酒廠商。
中國啤酒搶中國市場不算什么,中國啤酒賺全世界的錢才算牛逼。齊政打破了全球啤酒格局的天花板,至于能賺到多少錢……就要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
何長川則心神激蕩。曾幾何時,清源啤酒還在國內與百威英博的一家地區分公司肉搏,出海后又被壓制在亞太地區無法寸進,到現在,卻有機會爭取整個世界!
雖然目前其他國產啤酒在海外市場呈現出兇猛的增長態勢,例如青啤在南韓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0%;雪啤與英國啤酒公司簽訂了協議,將雪啤在英國和愛爾蘭市場堂飲和商超渠道的獨家銷售和分銷代理權落實了……但他怡然不懼。
清源啤酒已經得到國內市場近30%的市場份額,得到南韓40%的市場份額,得到東南亞整體45%的市場份額……在這個以量取勝的行業,清源啤酒的標準化、成本以及分銷能力都更有優勢,如果這樣都無法勝出,他干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上船的國內啤酒商不止一家,但清源啤酒肯定是最先乘風破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