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本次世界杯就發生在啤酒行業經歷殘酷的減產、競爭格局大動蕩之時;各大巨頭尚未來得及品嘗世界杯經濟帶來的喜悅,就為減產操碎了心。
這也給了中國系啤酒品牌全力追趕的契機。
清源啤酒上百億美元這樣的資金支出,這樣的收購項目、這樣的成本,對其他國產啤酒商來說是很難想像的。
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擴張之道。
青啤利用自己多年來嘗試國際化培養出來的國際化人才,收購東南亞和南美洲幾家經營不善或破產的中小啤酒廠,用當地品牌迅速進入新市場;
雪啤沒有太多的國際化經驗,但通過母公司華閏的關系網,將雪啤品牌商業化的權利授予歐洲啤酒商,通過合資在海外開辟市場;
燕啤最苦哈哈。無論是資本還是人才還是渠道,都比不上前三家,更多的是填補了喜力啤酒和嘉士伯在華市場空出的部分份額,加強本土攻勢……
但不管怎么說,此時的國產啤酒商正享受著來自全世界的訂單,一臺臺機器全速運轉,一瓶瓶啤酒被快速送至全球消費者手中。酒滾滾而出,錢滾滾而入的盛世,讓老一輩啤酒業內人,都聯想到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的國內啤酒市場,同樣如雪片般的訂單,同樣瘋狂涌入的資本。
當然,還有好日子之后殘酷的汰弱留強。
清源啤酒內,經歷過上一個美好時代的人并不多,但眼光更長遠的新時代嘉谷人,已經在考慮度過“啤酒荒”帶來的美好歲月之后的局面。
何長川收斂笑容,略顯嚴肅地匯報道:“我們要在世界杯期間,讓清源啤酒的商標、味道、理念攀附在球迷舌尖上、腸胃里、腦海中;銷量目標居次,提升品牌知名度在首——球迷們的胃不可能因為世界杯而急速變大,但世界杯的感情因素卻可以綿長久遠。這一屆的世界杯很有可能將成為影響啤酒行業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王昱業贊成地點點頭:“起碼在以巴西為首的南美市場,今年是應該奠定地位了。”
齊政思索片刻,提醒道:“在世界杯的后期,不妨加大一下歐洲方面的投入。”
“Boss你是覺得,今年的世界杯冠軍會是歐洲球隊?”何長川反應很快。
齊政一邊點頭一邊腹誹:我可不是覺得,我就是知道。
“不會吧,巴西隊那是占盡了天時地利,很有可能會在本土捧杯吧。”
“也不一定,歐洲強隊這么多,上一屆就是西班牙,我猜冠軍還是屬于歐洲……”
高層里的“懂球帝們”也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
齊政同情地看著看好巴西隊奪冠的老王——18分鐘內連丟5球、東道主創造世界杯半決賽歷史上最大分差輸球紀錄;縱然是再有想象力的編劇,都寫不出1:7的劇本,但現實就是發生了。
屆時這廝的心情會怎樣,齊政不關心,但巴西的啤酒銷量肯定會有所影響——因為巴西人在輸球后,借酒澆愁的會有,但更多的肯定是流淚自咽。
不過齊政也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句,其他人也表現很輕松。
反正都是湊別人的熱鬧,反正嘉谷的生意已經搭上巴西世界杯這趟順風車,就沒有不賺的道理,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