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國足能登上世界巔峰,不,只要能進入世界杯四強,我都愿意一折大酬賓了。”兼職世界杯球迷的啤酒大佬何長川一臉惆悵地感慨道。
“不是,你好歹也等國足有資格進入世界杯才說這話吧,現在做什么白日夢呢?”齊政毫不留情地打擊道。
換來會議室里相當整齊的嘆息聲。
清源啤酒將成為嘉谷體系內第一家上市的子公司,在總部經過管理層的小范圍討論后,達成了共識。
但說起讓清源啤酒奠定國際地位的“啤酒荒”和恰逢其時的世界杯后……前者還好,嘉谷人都眉飛色舞;后者加上國足,中國人都眉眼耷拉。
何長川甚至說,如果今年國足能在世界杯登頂的話,他能把清源啤酒在全球賣瘋了。
這話還真不是瞎說。60年代德國黑啤的大火,80年代比利時修道院的風靡,都是足球帶來的最明顯收益。
因為他們的國家隊在世界杯贏了,獲得了一大部分粉絲,與此同時,支持他們的粉絲就會購買他們的啤酒喝,類似在音樂節樂迷購買音樂人周邊的行為。
然而……國產啤酒現在還是靠著人家的世界杯賣酒吧。
“算了,說點開心的事吧。清源啤酒第一季度營收為247億元,凈利潤為34.5億元,對比去年同期暴增40%……但每年第二、三季度才是啤酒的消費旺季,今年更是有啤酒荒和世界杯的助陣,我們的業績很值得期待啊……”何長川輕咳一聲,笑道。
有人“嘿呦”一聲,引起輕輕的笑。
王昱業也笑吟吟道:“這樣看來,要不了一兩年,你們自己就能把今年的收購支出賺回來了。”
為了拿下百威英博和南非米勒等國際啤酒巨頭出售的資產,清源啤酒今年的收購支出達到史無前例的近百億美元,雖然大部分有銀行團融資,但能早點看到賺回來的希望,還是身心愉悅的。
雖然與百威英博這樣的國外航母相比,還有相當差距,但清源啤酒已是令人生畏的“戰列艦”,完全可在世界啤酒之海與跨國公司博弈。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全球億萬球迷的盛事,也是啤酒廠商提高品牌知名度、收獲利潤的季節。在巴西這個主場,清源啤酒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
“我們在巴西的整體市場占有率飆升至11%,隨著巴西啤酒廠的擴產形成,份額依然會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同時拿下了在世界杯球場賣酒的權利。”何長川昂首說道。
齊政“咦”了一聲:“那百威英博還不得氣死了?”
眾人哈哈大笑。
從03年開始,巴西就實施“球場禁酒令”,體育場及周邊200米內,禁止銷售任何酒精飲品,杜絕借酒鬧事的球迷。
但百威啤酒是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為保障大金主的利益,FIFA(國際足聯)軟硬兼施。一會兒是秘書長強調球場賣啤酒是必須的,東道主不答應就“踢他們屁股”;一會是主席上門道歉,繼續泡蘑菇。最終巴西政府還是屈服了,世界杯期間,球場內暫時允許百威銷售其品牌啤酒。
贊助商老大花了多少錢,下了多少力,才讓巴西球場開放賣酒?沒想到清源啤酒趁機搭順風車也擠了進來。而且,相較于“毫無特色”的百威啤酒,齊政有一百個理由相信,自帶“冰鎮”效果的冰源系列啤酒銷量將比百威好得多!
何長川也是這樣想的,因此在這個條件上很強硬,最終百威英博還是捏著鼻子同意了:“由此可看,百威英博收縮的程度比我們預想還要果斷,問題可能也比我們預估的還要嚴重。”
前面說過了,前幾年美國啤酒花的生產也不理想,導致百威的啤酒花實物存貨消耗嚴重。雖然通過利益交換,嘉谷同意供應部分啤酒花;但就算得到了嘉谷的補充,也無法彌補百威英博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