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一些安靜獨特的角落里,萬物主造就了一些珍貴而又神奇的水源,色澤透明如鉆,水質卓爾不群。
岷省的南開市,嘉谷的起家之地,原先并不在其中行列。
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南開市境內不僅環境風景是一頂一的,水質在國內乃至世界上也都屬于頂尖水平。
在外人看來,這不是很正常嗎?一個區域的水質能夠集中反映當地生態水平;能種出仙茗大米的地兒,水源肯定也是讓人信服的。
如果放在十年前,南開市的生態風景倒也不錯,但水源要說優質,還真說不上。當其時,農業污染也好,工業污染也好,甚至生活污水,都對境內水源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地方的水源更是被污染得挺嚴重的。
為了水可鑒,南開市方面也是利用了源頭污染控制和水環境整治相結合的辦法,從局部到全市,堅持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有今天水質長青的“鉆石水源”。
這其中,不敢說全是嘉谷集團的功勞,但嘉谷確實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一句,沒有嘉谷,南開市水源絕對沒有現在的純凈度。
在南開市岷江支流匯合河口岸邊,齊政和實驗室“水環境生物凈化”研究所負責人黎范,就正在見證一批綠色的“來客”——常綠水生鳶尾、水生美人蕉、菖蒲、金魚藻等,在嘉谷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這些具有凈水功能的植物或沉入水底,或栽在河灘上。
“這個月,全市剛進行過水質監測,大部分河流的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透明度等關鍵指標表現突出,平均水質達到Ⅱ類。這段河道算是表現較差的了。”黎范笑容滿面道。
當然,他口中的“較差”,放在任何地方都算不上差了。
齊政理所當然地探頭看了看,問道:“這是你們最新的成果?”
黎范推了推酒瓶底似的眼鏡,淡定道:“應該說,只有超級美人蕉和常綠水生鳶尾才是最新成果,其他的不算新了。”
“水生鳶尾?”
“哦,一種常綠水生草本植物,由六角果鳶尾、高大鳶尾、短莖鳶尾等雜交而成,雜交原種產自美、俄等高緯度地區,由于其抗寒力極強,能彌補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缺少常綠水生植物的不足。”
“優勢呢?”
“我們放大了其旺盛的新陳代謝,即使在隆冬季節,也能有效吸收、積累、分解廢水中的營養鹽類和多種有機污染物……”
“美人蕉呢?”
“超級美人蕉對水生環境中有害重金屬鉛、汞、鎘等的去除率為70%,這一段河道為通航河道,檢測到易受重金屬污染……”
從黎范的介紹中就可以知道,水生環境尤其是河道治理是有一定“套路”的。一般先要斬斷河道的外源污染,即河道周邊的岸上污染源,不再讓其污染影響河道;其次,是控制和清理河道的內源污染,比如,清除河底的淤泥和水中的雜質;再次,是進一步凈化河道的水質;最后,才是嘗試修復河道的生態系統,力爭讓河道恢復原本的自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