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政徑直找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家。
這位面部黝黑,手上布滿老繭、一身農民打扮的老人家,用剪枝鉗干凈利落的把一株簇枝條剪掉,才轉過頭來打量齊政。
齊政溫聲問道:“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年紀了?”
“正好六十歲。”
六十歲,花甲之年,齊政小心翼翼地問道:“您是來當工人的?”
“哈哈哈,我曾經是挖礦工人,不過退休了,現在,嗯,怎么說來著……義務勞動,對,咱們都是義務勞動。”老人家笑呵呵道,同時看了看后面跟上來的馬定文、張博飛等人。
“沒有任何工資?”
“嗨,咱們不要工資。再說了,咱們也不是白干,基地給咱們包吃包車費,還幫大伙兒體檢,咱們都滿意的很。”老人家中氣十足道。
“您怎么就愿意不要錢來……義務勞動呢?”齊政的確很好奇。
嘉谷有低薪的實習生,齊政是知道的。但六十歲的退休老人,不說在家含飴弄孫,就算想要補貼家用,也不應該來幫嘉谷“打白工”,畢竟,以他們的年紀,打多少白工,也不可能被聘用。
老人家卻是一瞪眼:“咱沒那么小心眼。這位領導,你不知道啊,咱挖了幾十年礦,被塵肺病、關節炎等病痛傷害,閑下來后更難受。原本只想動動筋骨,沒想在林區里忙活了一陣子后,生活充實了,心情開闊了,身體都變輕松了,日子有盼頭啊。真的,咱沒說假話,你看咱們這么多人,一大把年紀了,身體都在義務勞動中變好了……”
眾人默然,看您這精神矍鑠的模樣,也沒人敢不信啊。
齊政倒是心里一動,猜到了什么。
要說適當的勞動有利于健康,倒也不假;但要說幫忙剪剪枝葉,就能延年益壽,你逗我呢?
真正起作用的,應該是靈陣,也唯有靈陣。
“青竹百靈陣”——為了讓能源林項目頭炮打響,齊政給晉省的能源林基地提供了一根粗壯的金手指。這也是能源林基地超乎預期成功的原因之一。
而想想超級麻瘋樹“以煤為食”的特性,靈陣對于大半生與煤為伴的老工人估計有不少的滋潤作用,而且越是百病纏身的老人,可能對于身體的滋潤越是明顯。
當然,感覺身體變輕松的老人們,只會感覺是生活充實了,心情開朗了,病痛就少了。
齊政猜到了原因,卻不好解釋,只得溫言道:“就算如此,以您的年紀,這翻山越嶺,爬上爬下的,也太不容易了……”
“容易?這世道,誰能容易了?”花白頭發的老頭兒說著,指指邊上的一位中年員工說道:“他小趙,原本是挖礦二代,上有70多歲的老父親——在煤礦上工作了一輩子,兩年前尿毒癥讓老人已不能下地行走,依靠每周3次的透析維持。而上初三的孩子,也處在升學的關鍵節點。一個月透析要花3000元,孩子的各種輔導班……養家糊口的壓力,他容易嗎?”
“還有小杜,曾是運煤司機,同樣背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上高中的兒子、年事已高的老母親,都需要他的照顧。他容易嗎?”
齊政等幾個人這才發現,跟前已經圍滿了年老的“義務工”和年壯的正式工。
“這兩年,煤炭行業大環境惡化,像小趙小杜他們,都是第一批下崗的礦業人,如果沒有林區提供的工作,那是一下子沒了生計啊。”
“咱們這些人,家里的小子都在林區干活,也都希望林區長長久久做下去,做得更好。咱還有把力氣,也希望為家里的小子們出把力,一直到不能動。領導,你也別怪我家小子自作主張,他是拗不過咱們。”老人家朝著張博飛揚了一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