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鐳在系列報道中,最喜歡的就是以小見大,以嘉谷充滿神秘氣息的源頭生產入手,夾雜著無數被改變命運的嘉谷人流下的汗與淚,但最核心的只有一點——無以倫比的安全感。
這些年,嘉谷雖然樹立了極佳的典范,但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等有關食品安全的事件依然頻出,這是一個史上食品最不安全的中國,是一個急需喚回良知的中國。
所以,盡管武鐳的系列報道已經發展到報道+視頻,又被很多網友戲稱為“大型廣告連續劇”,點擊率卻居高不下。
很簡單,在這個系列報道中,國人可以看到——當灌溉用水和飲用水一樣清潔,當土壤使用的都是有機肥料,當生物防治法取代了農藥……哪里還會出現那么多食品安全問題?嘉谷所出,就能盡情享用舌尖上的美食,而不會戰戰兢兢地擔心毒從口入。
秦營林看中的,就是這個系列報道的高人氣。
誰不想知道哪些食物才是最安全的呢?
雖然國內的食品安全總體水平是在提高,但信任度不是說重建就能重建起來的。
搭上嘉谷,反而是一條捷徑。
譬如在系列報道“沙漠篇”中,有一篇重磅報道,標題讓人不注意都不行——
《嘉谷治沙之經濟篇:綠了沙漠鼓了腰包硬了男人》
文章將效果驚人的嘉谷肉蓯蓉,與漫天黃沙“出鏡”的頻率越來越少,蔚藍天空出現的天數越來越多,沙漠變成了綠波蕩漾的田園樂土聯系在一起,還在最后如是道:“我們消費肉蓯蓉,就是幫助嘉谷的治沙產生經濟效益,幫助盎然綠色遮住昔日肆虐蔓延的漫漫荒沙……”
秦董事長剛看到的時候,目瞪口呆。
這……真的是……有點太不要臉了吧!
但是,就是因為這一篇“不要臉”的報道,在這個內衣和姨媽巾都令人羞澀的國度里,掀起了一股肉蓯蓉追捧熱潮。嘉谷關聯公司紫星藥業的肉蓯蓉產品,一傳十,十傳百,成為了一款爆品。
問他為什么知道得這么清楚?因為他也想要試試的時候,才發現市面上的嘉谷肉蓯蓉已經難得一見了,只能求助于嘉谷。
齊政的目光變得意味深長了。
秦董事長倒是很看得開,他這個年紀的中年男人,適當補補怎么了——主要是嘉谷肉蓯蓉是真的讓人放心且好使。
啊呸,現在的重點不是補補。
“嘉谷也有牧原的股份啊,眼看著要上市了,幫忙曝曝光總不過分吧。我也不指望能像紫星藥業那樣靠著蹭光供不應求,但能在上市前造造勢也好啊。”秦營林一本正經道。
齊政擺擺手,心累道:“我不干涉人家武記者的選材,你去跟他溝通好了。”
“得嘞。那就先寫一篇養豬報道好了,題目暫時定這個——《一頭豬的重量:嘉谷系養豬**》,務必要突出牧原是嘉谷系的一員……”秦董事長說著,對自己的起名能力大贊,擊節贊嘆。
齊政強忍著吐槽的沖動,心中腹誹不已:你確定這樣的標題是造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