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嘉谷恐怖,是因為它不斷增長的銷量,是不斷提升的生產效率和技術創新,亦或是業界領先的利潤率……
老實說,秦營林偶爾也覺得嘉谷挺變態的。
但不是因為以上原因,而是因為嘉谷的“創業”精神。
他聽過嘉谷體系的大管家王昱業在一個論壇上說的一番話——嘉谷體系可能算是一堆創業公司組合體,每一個主要產品線都算是一個創業項目。每個農業基地建設是創業項目、每個工廠建設是創業項目、每個子公司是創業項目,流通和銷售系統是創業、對外投資是創業、開放合作也是創業……我們的體量可能不輕了,但我們永遠在路上。
很多公司可能還沒有嘉谷規模的千分之一,就已經逐漸忘卻了創業時做事的態度和愿景,從而逐漸走向沒落。而嘉谷如今穩坐國內農業第一王座,其大部分業務都發展較為順利,嘉谷人仍然將每一個單一部分的業務都當作創業來做,從未覺得已經“滿足”,仍在不斷探索和創新。
這其實才是所有對手最應該害怕和尊敬嘉谷體系的一點。
起碼,秦營林覺得自己很難做到這一點。
牧原股份別說與嘉谷比較了,就是與嘉谷旗下一個子公司嘉谷農牧比較,規模也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但他已經覺得頗為“滿足”了。
牧原的“創業”已經告一階段,理應品嘗一下收獲的滋味了。
因為嘉谷的入股,牧原股份推辭了成為IPO正式開閘后豫省首家上市企業的機會,但經過又一年后,他終究還是沒能抗拒上市的誘惑——再過一個多月,牧原股份將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這么短的時間內,養豬場是無法增加的了,養豬場里的豬就更不可能暴增了,要想沖擊更高市值,秦董事長環顧四周,發現只剩下嘉谷這張王牌了。
“蹭光?”齊政一時卻摸不著頭腦。
秦營林表情有些怪異,然后小聲道:“我這不是聽說你們的‘御用’記者要來豫省了嗎?”
齊政恍然,卻既無語又無奈。
他說的“御用”記者,就是那個菜鳥記者武鐳。
雖然是菜鳥,但他確實是很有些能力的。他對嘉谷的系列報道,檔次也不低,不管上哪一級的媒體,都不丟分。更進一步的說,讀者們還很喜歡這樣的報道。
這個菜鳥記者算是徹底冒出來了,而因為他的成名戰與嘉谷密不可分,又有了嘉谷“御用記者”之稱。
說句可能會被人打的話,齊政也很難想象關于嘉谷的系列報道為何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都頗受歡迎,呃,或者說越來越受歡迎。
秦董事長呵呵的笑兩聲,道:“你知道這個系列報道,最好的是哪里嗎?”
“你說。”
“大家喜歡看嘉谷是如何生產、加工自然饋贈的食材,倒不真是為了紀錄和解密,只是為了喚起對食物安全感的美好記憶……”
齊政無言以對,嘆口氣,道:“你這么說,我倒不知道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悲哀了。”
秦董事長理解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