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齊政在前期經常“當斷獨行”,很多項目根本沒人敢投入那么大,自然也沒有如今的規模了。
直到嘉谷實驗室發力,按照農產品從生產到餐桌的關鍵環節,串起了農業產業科研“一條線”,這幫家伙才真正具備了底氣。
像清源啤酒的何長川,他的底氣就是從挑選啤酒大麥、啤酒花、酵母和水等原料到口味測試,實驗室都做了優化,保證清源啤酒廠所生產啤酒全球一致的清澈、清醇、清爽的品質,甚至連污水都有水生植物體系凈化……
像嘉谷農牧的李東亮,他的底氣就是實驗室給出的多能中草藥養豬“秘方”,雖然不能治療具體某種疫病,但超有效地增加了生豬的免疫力,提高了對各種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而且無殘留無毒副作用,讓他可以大膽養豬……
還有大豆體系的“嘉豆13號”,一舉將國產大豆真正立了起來;乳業體系的“超級高產奶牛”,一舉奠定了嘉谷乳業的金身之基;生物能源體系的“超級能源樹”,一舉拓展了國內新能源的版圖……
何為底氣?
不同于齊政看不清言不明的金手指,這些在他們眼中凝結了科研人員“心血”的成果,才是真真切切的底氣。
經歷過從“沒底”到底氣十足,他們對于實驗室的大手筆花錢尤其寬容。
意識到這一點,還以為要拍桌子干架的陳建章大喜過望,拍著胸脯道:“你們放心,我敢花錢,就敢保證換回點什么,大家就等著接收成果吧。”
本應該爭得雞飛狗跳的會議,居然就這么變得和諧起來。
看到這一幕,齊政的心情頗為復雜。
有句話怎么說的?
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
這幫家伙雖然起點不一樣,但在如同一群放出去的雛鷹,用烈風磨練好翅膀和利爪后,已經變為了行業內最優秀的一群人。
公司賺大錢了,多分點紅不香嗎?要知道,在座各位都是有股權激勵的。又或者說,多投入到現有業務中,擴大生產,繼續滲透市場不快活嗎?
投入到實驗室里,可能十年都看不到成效。放著大把錢不賺,這樣隨心所欲投資所謂的“未來”,要是上市公司,資本股東估計早就鬧翻天了,眼前的這幫家伙說不得都被轟下臺了。
但這次不用齊政“當斷獨行”,甚至不用他多解釋,大伙兒就都選擇了一條其實是最“沒底”的道路。
齊政笑了笑,對身邊的王昱業說道:“我們大嘉谷,有點強者愈強內味了。”
王昱業笑呵呵:“因為敢花錢?”
齊政搖搖頭:“因為敢賭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