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半驚半嘆半調侃: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原來我的餐桌也被嘉谷包圍了!”
“我覺得嘉谷可能是怕自己因太有錢而格格不入,所以選擇了裝窮。”
“兜里只有500塊的我,在裝窮的5000億面前瑟瑟發抖……”
網絡的熱議,也吸引了很多財經界人士的討論,其中,一位知名財經學家的解讀,獲得了最多的點贊——
“首先,估計有很多公司要哭暈在廁所了。因為哪怕是經常被各界熱議的兩大互聯網巨頭,那只企鵝和阿里,去年的營收也不過是789億和708億,嘉谷的5000億相當于六七個互聯網巨頭,落在大家眼里,居然還是裝窮,也是沒有誰了。”
“先看看網友們的觀點。我看到不少人提到一點,去年是啤酒荒與世界杯同期,全球啤酒價格大漲,嘉谷系的清源啤酒已經在全球攻城略地了,怎么還沒過千億營收?這很不科學。”
“事實上,這些人忽略了一點,清源啤酒最大的營收市場——國內市場,去年啤酒只是略為漲價,多說一句,要是國內的漲價幅度同比海外的話,估計不少人現在就要罵娘了。而在海外,清源啤酒完成大體布局是在世界杯前后,也就是說,嘉谷在海外其實只賣了半年酒,營收沒過千億最正常不過了。”
“同理還有嘉谷的畜牧業板塊。很多人都只看到嘉谷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生豬養殖企業,每年出欄的生豬數量打著滾飆升,卻沒有注意到過去倆年是豬周期的低點,也就是說,所有養豬的日子都不好過,嘉谷的養豬業務起碼還盈利了。”
“所以我預測,嘉谷接下來的營收數據肯定會飆升,因為全球啤酒花的短缺,啤酒荒至少還持續一年;而按照豬周期的規律,高點也就在這兩年了……”
“說說我的理解吧。雖然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還有統計數據。但要說嘉谷的財報造假,那倒不至于。”
“很簡單一個道理。嘉谷又不是上市公司,對財務批露有著嚴格要求。嘉谷不公開信息也沒人奈何它,而其主動披露財務信息,本就是公眾化、透明化的一環,再造假也就沒意思了。”
“唯一的解釋是,嘉谷的統計口徑不一樣。業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嘉谷披露的財報信息中只統計了核心業務的數據,也即嘉谷的財務數據事實上是非合并口徑。”
“這也是《財富》雜志發布中國500強排行榜的時候,為什么不將非上市公司列入其中的原因之一吧。但有趣的是,在全球500強中,嘉谷無法被忽視了。而去年《財富》雜志統計的嘉谷全年營收就很接近5000億了,比嘉谷自己披露的數據高出了數百億元……這大概也是網上說嘉谷‘裝窮’的主要原因吧。我估計,今年《財富》雜志給嘉谷的統計,弄不好會上到6000億。”
“但這就是準確的數據了嗎?我看不見得。但研究了嘉谷的財報后,有一點絕對可以肯定——嘉谷的財務很健康,而且賺取的利潤就是真金白銀,在產業鏈中處于絕對強勢地位。如果這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只有一個建議,買入并長期持有。”
“因為,再怎么裝死,大佬依然是大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