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被舉報壟斷、媒體罵戰、嘉谷系合作社公開宣布“退群”、專家聲援……一條條訊息,如雪片般涌入嘉谷總部。
到底怎么了?
以齊政為首的嘉谷管理層,也想問這個問題。
嘉谷體系內氣氛緊張。所有嘉谷人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針對嘉谷的狙擊。
高層細細分析形勢之時,信息局負責人齊一平踩著地板步入會議室。每個人看到他都暗暗皺眉,因為這個其貌不揚的家伙是整個嘉谷體系最神秘的人物,他掌握的信息局被譽為“嘉谷黑暗中睜開的眼睛”。
但這次“眼睛們”卻出了個大紕漏,連齊政都很不滿,一進屋就質問道:“這是怎么回事?這么多合作社是什么時候與外人走到一起的?這么大的動靜,籌劃的時間肯定不短了,我們無論如何都能聽到些風聲吧,信息局怎么一點反饋都沒有?”
齊一平臉色也極為不好看。信息局的主要職責是對內保密,對外收集情報,每年開支那么大,卻在這次波瀾中沒有任何亮眼的表現,絕對是失職了。
其實嘉谷系合作社每年都遇到不少挖墻腳的人,但因為體系內對產業鏈的有力掌控,讓他們都不得不折戟而歸。次數多了,信息局自然會放松了警惕。因為信息局也不能無限的擴張情報網,正值完善全球情報收集和分析體系之際,到處缺錢缺人,被鉆了空子也不足為奇。
但這些話怎么能和齊政說呢?
面對齊政的一連串問題,齊一平不得不拿出剛準備好的文件:“boss,這是我們初步掌握的線索,都在這里了。”
不得不說信息局還是挺強大的,短短幾天內就將始末大致梳理清楚。
不提公開向媒體嚷嚷著要“退群”的合作社,下決心“退群”的合作社數量其實已經占到嘉谷系合作社的8%;有“退群”意向,趁機想和嘉谷重新談條件的合作社數量,也達到了11%;也就是說,加起來,近兩成的嘉谷系合作社變得極不安分了。
其中,水稻、水果、蔬菜三個領域的專業合作社,成了重災區。
原因在于背后有人接盤了。
從名單上看,接盤的是一連串陌生的公司。但報告中也指出了這些公司背后的股東——島國丸紅株式會社、三井物產,美國嘉吉、邦吉、陶氏農業,新加坡豐益國際……
很好,都齊活了。
而最讓齊政吃驚的是,這里面還有國內同行的身影——新希望、華閏五豐……
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幾乎所有的國際糧商都在增加投資。但國內的政策決定了,在農業生產(耕種,養殖)、收儲等環節,外資是不被鼓勵的。
當然,國際糧商對各種模式都有豐富的運營經驗。在中國很難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提升企業在某一環節的話語權也不錯。
譬如島國的丸紅和三井物產看好中國持續成長的對飼料的需求,紛紛與新希望等國內企業合資建廠;而美國的嘉吉和ADM集中在動物蛋白(雞肉)和植物蛋白等領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