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大佬們,也不允許進入養豬場生產區,這里已經是外部人員能接近它們的極限距離了。
當然,眾人對此也沒啥意見的。豬有什么好看的,養得白白胖胖的、順順利利的被送上老百姓餐桌,才是重點。
為了嘉谷農牧此次的調豬工作,省里幾大部門也是協助嘉谷,提前部署、提前謀劃,充分考慮整個流程的各個環節,并制定責任到人的詳細調豬方案和應急預案。現在新豬場建成了,待產母豬被引入了,投產周期被大大縮短了,可不能為了一些面上工夫,平添紕漏,最后造成大麻煩。
雖然他們不知道某人點了金手指,就算敞開了大門,也“無懈可擊”,但一些自覺性總還是有的。
何況,虎視眈眈盯著齊政的官員們,已經被他滿懷的自信感染得心潮起伏不知如何表達。
幾秒鐘后,越省商務廳領導率先問道:“齊董,您覺得,嘉谷農牧在我們省釋放產能的話,還需要多長時間的準備工作?”
如果是別的事情,他是一定不會問的如此直白的。但豬肉供應的事兒,在眼下,尤其在越省,太牽動人心了。
越省豬肉價格已經創歷史新高。實際上,度過非瘟初期后,豬價上漲早已成為業內共識,但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依然超出許多人的預料,這也表明非洲豬瘟疫情至少對越省養豬業去產能化的影響,是出乎意料的巨大。
越省一年出欄生豬3500萬-4000萬頭,生豬自給率大概75%,需要從外省調入1000萬-1500萬頭。現在外省調運中斷了,而據省統計部門統計,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分別下降了25%和30%——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巨大沖擊,很多豬場清欄、損失嚴重,沒有“中招”的豬場主動減欄、該補欄的時候不敢補欄,造成生豬供給的“過緊”。
在穩定壓倒一切的形勢下,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大量釋放產能的頭部豬企,就成了各地爭相籠絡的對象。
齊政比其他人更早考慮過這個問題,在一眾人的目光中并不露怯,點點頭,道:“現在補欄的生豬,最快年底或明年初才能出欄;但如果只是釋放產能的話,現在嘉谷就能加大生豬供應。”
“現在?無需跨省調運?”這次說話的是一起來的官員,滿臉的不相信。
“嗯。”
嘉谷現在的生豬出欄量對比去年同期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哪來的多余產能?
齊政知道他們擔心什么,直白道:“這就要從我們的豬肉出口份額說起了。很多人沒注意到,我們每年出口到南韓和島國的豬肉量,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但現在嘛……”
眾人想起國內的非瘟形勢,恍然大悟。
“如果是正常情況,我還要考慮集中釋放這部分產能會對國內市場造成多大的沖擊;但眼下,釋放產能正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