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水魚主流養殖方式為例。
目前的主流養殖方式有網箱養殖模式、工廠化養殖模式、多級營養生態模式等幾種模式。
網箱模式顧名思義,是在水中投放網箱,在網箱中養殖。這種方式的經濟效益好,集約化,近岸網箱造價相對也較低,但和耕種一樣,長期在一塊海床上播撒相同的動物苗,原生海洋生物就失去了生存空間,環境惡化也在想象之中。
工廠化養殖模式利用設備,在工廠創造適合魚類生存的環境,高密度、精細化的養殖海產,它的投入巨大,維護成本高,但是可以實現養殖的集約化,如果處理得當,可以減少污染。
多級營養生態模式,是通過藻類和魚蝦的共同養殖,形成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可以實現飼料等投入的充分利用,設計得當的話對環境影響極小,但是單位產量相對較低。
——很自然的,由于技術簡單、投入較少,近岸網箱的模式成了我國最主流的海產養殖方式。
從不走尋常路的嘉谷,從可持續性最高的角度出發,毫無懸念地選擇了第三種模式。
多級營養生態模式成功的前提是水體空間、餌料資源狀況與養殖種類的生活、生長要求相吻合并種間互利,故對種類和數量要有明確的要求,而不是簡單的搭配。
為了相關研究,嘉谷實驗室組建了一支700多人的海洋學研究團隊,并與中科院海洋所、國家海洋大學等單位傾力合作。
經費充足,人手充足,沒有理由不出成果。經過幾年的探索,研究團隊就解決了一系列海域資源養護共性關鍵性技術問題,如典型海域生態礁構建技術、自然海域巨藻播種增殖技術等。
研究團隊的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些研究成果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時值非瘟爆發,給國內的豬肉供應帶來了相當大的缺口,同時也給嘉谷農牧帶來了耀眼至極的業績爆發。
從嘉谷農牧的角度來看,業務多元化,有利于在后豬周期豬價下跌時去對抗業績下滑風險;而從國家動物蛋白供應的角度來看,多元化的供應渠道也能在非瘟這樣的動物疫情中對抗風險,而且,相對于陸地食品來說,海洋食品的優質蛋白含量高。
各種推波助瀾之下,陳哲年就扔出了一份“三百億投資,建設萬里海域牧場”的大計劃。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上司在不到兩個月內,就將三百億扔在了養豬擴張計劃上,導致其聲勢徹底蓋過了他的計劃,也招致不少懷疑。
韓部聽齊政講了小半個小時,才徹底的搞清了嘉谷農牧又一個“三百億”計劃的來龍去脈。
“也就是說,嘉谷有了成功的示范樣本?”電話另一頭的韓部聽得頗有期待,再次抓住了重點。
“嗯。”齊政點點頭,意識到對方不是面對面,遂補充道:“海洋牧場的示范效果相當出色。”
“好!這份計劃先放我這好好研究下,我再派專家組去嘉谷海洋牧場做評估,如果成熟可行,那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吶。”韓部哈哈一笑道。
齊政一口答應,道:“這樣最好,恰好我們最近也要組織一些投資人到現場參觀,很多東西都是現成的。”
韓部一聽就懂了,笑了一下道:“看來,你們是信心十足啊!”
齊政只笑而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