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長見齊政恍然后波瀾不驚的模樣,內心更加敬服。
齊政可能不知道,這種被專家們形象稱為“滸口奪食”的海水營養化遏制手段,在環保部內引起了多大的震動。
因為在環保部內部評估中,沿海綠潮得到較有效的遏制,起碼還需要五年以上的綜合治理時間,這還是在沿海工廠排污和海水養殖整治都順利推進的情況下。
結果人家就默默的“種種”特種滸苔,就讓綠潮爆發的半數“溫床”,變成了難以跨越之地。
王司長不清楚嘉谷在其中投入了多大的精力,也不清楚某個掛逼開了多少金手指,可是,看著衛星遙感影像上暴降的綠潮覆蓋“地毯”,他當時就有種感動。
總是聽說某某企業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楷模,但那大部分是明面上的社會責任,真要說踐行了“超額”社會責任,還得數嘉谷這樣的企業。
可貴的是,踐行了這種責任的嘉谷,一直非常“低調”。
有人可能會說,他嘉谷這大半年來又是打官司又是爆豬肉產能的,哪里低調了?
但他只說一點,如果相關專家沒有研究出綠潮被遏制的原因,有多少人知道嘉谷在其中的貢獻?
能在擴大業務范圍、提高企業效益的同時,將公益之心用于社會弱勢領域、擔當更多社會責任的大嘉谷,可能在不少人眼中很傻;但在環保部部門中,這樣的嘉谷得到了最純粹的尊敬。
因為這不是嘉谷構建生態文明的所有行動,而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阿拉鄯沙漠區的開發。作為國內生態荒漠化治理開發的前沿陣地,嘉谷開發出的綠洲,配合國家這些年來的造林,徹底斬斷了巴丹吉林、烏蘭布和、騰格里三大沙漠的“握手”之勢。
現在可能還不太明顯,但等到廣袤的阿拉鄯沙漠區有半數被嘉谷綠洲覆蓋,西北的風沙侵襲之勢都會為之扭轉。
王司長晃晃頭,將紛亂的思緒拉回到海洋牧場上。
“在嘉谷的海洋牧場大計劃出臺后,我們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如果說嘉谷的特種滸苔是從海水中抽取營養鹽,形成有用的海藻生物量,同時釋放氧氣給海水;那魚蝦等海洋動物水產養殖的作用恰好相反。動物養殖和植物栽培是兩個互補的過程。”
“我們部門覺得,這樣的海洋牧場,是渤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利器之一。如果可以,嘉谷不妨也將目光投向渤海看看……”
……
最終,直到他離開,齊政也沒有給他明確的答復。
不過,海洋事業板塊的老大陳哲年的態度很明確:“我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