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此同時,養殖規模盲目擴大、養殖過程濫用抗生素等藥物、養殖廢水隨意排放……都是前四次海水養殖浪潮中不能逃避的壓力。
隨著嘉谷“哐”的一腳踹開了海洋牧場的大門,正如助理所說,國內海水養殖的環境與格局正快速發生著變化。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終端總比生產端更能提前感受到市場格局的變化趨勢。
劉經理再次將評估項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好家伙,從產業鏈前端的育苗、飼料和設備等環節,到中端的養殖環節,包括末端的銷售物流環節的現有格局秩序,都將面臨嘉谷的挑戰。”
助理深表贊同,帶著些勸說的味道提醒:“抓緊時間找嘉谷談一談吧。”
還掙扎個屁啊,國內消費者對海產品為代表的中高端動物蛋白市場需求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發生改變,嘉谷只會越來越強大。
雖然眼下的生鮮電商跳得很高,但傳統農貿市場依然穩居生鮮市場C位,從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看,能完全顛覆傳統農貿市場地位的,不會是電商。
沒有在行業內深耕的基礎,沒有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和穩定的供應鏈,跳得再高也只是一時喧囂。
但嘉谷就不是這個路數了。
它倒不至于顛覆傳統農貿市場,但如果要“顛覆”某一個農貿市場,妥妥的沒難度。
很簡單,當消費者對嘉谷系產品的消費習慣養成且日益剛性,如果你無法從價值鏈頂端獲得產品,你基本可以宣告倒閉了。
以前不上心,是因為人家還沒主打海鮮產品;現在狼來了,還沒有這個意識的主,死不足惜。
想象一下,如果嘉谷的海洋牧場計劃完成,每年出產的優質海產是多大的規模?
劉經理呲著牙道:“嘉谷這是第幾次改變一個行業的格局了?與它同處一個時代,真不知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都說人家是干一行愛一行,嘉谷卻是干一行“干掉”一行。
從“伺候”一塊地到“伺候”一片海,人家兩手都玩的溜,可不僅僅是靠有錢就能做到的。研發,創新,投資未來,才是人家真正的競爭力。
不過,理解歸理解,還是很想噴一句:特丫的還有沒有天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