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林找到劉小天的時候,他剛好找到了一條蛔蟲。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玩意兒。
米色,形狀有些像橡皮筋,彎彎曲曲的,看上去就十分惡心。
這是虎子吃打蟲藥的第三天,也是劉小天第一次發現被打出來的蛔蟲。
在此之前,他還專門去查了犬體內可能存在的寄生蟲。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把他嚇了一跳。
除了虱子和跳蚤這兩種他早就知道的以外,竟然還有十一種寄生蟲。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蛔蟲,也是犬體內最常見的一種,也是劉小天現在拿在手里的那條散發著臭氣的東西。
這是幼犬最普遍感染的一種寄生蟲,米色,形狀像條橡皮筋,寄生在腸道內,吸收已消化的養分。這種寄生蟲大多數是從母體垂直傳染來的,特征是會有下痢、嘔吐、脹氣等情況。
另外十種分別是:
絳蟲:蟲體像扁扁的面條,有片節,一片片成長串,寄生在腸子里吸收養分。
鉤蟲:寄生在十二指腸內,又稱“十二指腸蟲”。蟲體細小,頭部有細鉤,咬住腸壁吸血,造成血便、黑便,以及貧血。
蟯蟲:蟯蟲俗稱線蟲,動物感染蟯蟲后,在胃及十二指腸內孵化,最后在小腸下段及大腸發育成成蟲。
鞭蟲:細小的馬鞭形蟲體,寄生在盲腸及大腸,造成下痢。
球蟲:像白血球大的蟲卵,寄生在小腸黏膜上及細胞內,引起下痢,小狗若感染此蟲,必須注意,因為在犬瘟熱時,也很容易合并感染球蟲。
心絲蟲:成蟲像細細的米粉,寄生在右心室及鄰近的血管,靠蚊子媒介傳染。
旋毛蟲:由于旋毛蟲廣泛地寄生于人、犬、豬、貓、鼠等多種動物體內,而狗又有吃動物尸體或糞便的習性,故農、牧區養狗有很多機會感染。
弓形蟲:弓形蟲病是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動物(40多種)共患的寄生原蟲病。
疥螨:疥螨病是由疥螨(一種外寄生蟲)引起的犬常見的皮膚病。
蠕形螨:蠕形螨病也是犬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多發于5--6月齡的幼犬。
在看過這些資料之后,劉小天還專門去找了醫生,詢問現在虎子吃的這種打蟲藥是否對這些寄生蟲全都有效。
在得到了專業的解答之后,他才算是勉強放下心來。
這些寄生蟲當中除了兩三種常見的之外,在沒有傳播媒介和條件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感染的。
而虎子吃的這種打蟲藥,對其中半數以上的寄生蟲都是有效的。
第一天沒有在糞便當中發現打下來的蟲子,劉小天還挺高興;不過他并沒有因此就徹底放心,這不,第二天就發現了一條蛔蟲。
閻林叫劉小天名字的時候,已經離他不到三米了。
劉小天站起來、轉身,手里的那條已經死了卻絕不失惡心的、還沾著一些糞便的蛔蟲差一點兒就碰到閻林的衣角。
“我去!拿遠點兒!”閻林嚇的往后連退三步,臉色都變了。
他不是沒見過這玩意兒,但卻從來沒有拿在手里過。
劉小天趕緊把那條蟲子用塑料袋包好放在地上,站直身體給閻林敬了個禮:
“報告中隊長,我正在檢查虎子的糞便,找到一條蛔蟲!”
閻林趕緊擺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