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歌立刻去網上查找了一下相關的資料。
雖然現在完全的沉浸式虛擬游戲對人類來說是天方夜譚,但是網上還是不乏對他們的猜想。
有一些專家就列出了一些猜想,討論完全沉浸式虛擬游戲是否能夠做到?
答案是能做到,也不能做到。
現在的科技最多只能做到利用頭盔顯示器把玩家的視覺、聽覺封閉起來,產生虛擬視覺,同時,它利用數據手套把用戶的手感通道封閉起來,產生虛擬觸動感。
系統采用語音識別器讓參與者對系統主機下達操作命令,與此同時,頭、手、眼均有相應的頭部跟蹤器、手部跟蹤器、眼睛視向跟蹤器的追蹤,使系統達到盡可能的實時性。
然而這跟郭長歌所理解的沉浸式游戲相差甚遠。
這樣的游戲玩家還是需要活動的。
而不是像里一樣,躺在游戲倉里,一動不動就能在游戲里完成動作。
而且這么多設備弄下來,玩家想要做出一些復雜的動作是不可能的事。
但也有專家提出猜想,只要有某種介質可以把神經信號傳送到游戲中去,那么完全沉浸式虛擬游戲就可以實現了。
然而世界上已知的物質都沒有這個功能。
這就讓完全沉浸式虛擬游戲止步于理論階段。
郭長歌翻看了許多資料,終于找到了他需要的東西。
那是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的院士的猜想。
他在完全子虛烏有的情況下,討論完全沉浸式虛擬現實該如實現。
首先是一個巨大的服務器。
人類并不是機器,人類本身具有太多不可控性,這樣產生出來的數據不是現階段一個普通服務器就能承受的。
要么技術革新,要么更換更為智能的算法。
其次是介質,是最重要也是無法實現的一條,它要將神經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傳遞到服務器中區。
最后才是設備,只要有了那種介質,設備這個東西是最簡單的東西。
通篇講了很多東西,讓人覺得夢幻無比。
郭長歌想起了那個大膽的想法
他閉上了眼睛,動用了舉一反三技能。
然后他就昏迷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這尼瑪什么情況?”
郭長歌腦袋暈乎乎的,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
緩了好一會兒,才記起發生了什么。
肚子餓得咕咕叫了,郭長歌趕緊點了一份外賣,然后一邊吃著零食充饑一邊回想。
昨天,他是想依靠舉一反三技能看看能不能推導出神經金屬的用法,然后就莫名其妙地暈了過去,直到現在。
郭長歌仔細想了想,發現腦海里多了一些東西。
神經金屬說起來如同電腦一樣,只要輸入指定的程序,它就會進行計算和運行。
他腦海里多的這些東西就是告訴他如何把程序編譯進神經金屬。
郭長歌震驚了。
沒想到他這個大膽的想法盡然成為了現實!
要不是這事不能讓別人知道,郭長歌簡直想把心中的興奮吼出去。
下午,郭長歌獲得了第一克神經金屬。
軟軟的,膠裝一樣的黑色固體。
郭長歌覺得有點熟悉。
這不就是特效添加器上面的黑色物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