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了,這個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你能背下來可以直接用,背不下來也無所謂,就像我這么胡逼推一下也成。”
“有的時候我也沒轍,方程太TM多了,不如自己推出來的舒服。”
“另外啊,這里不一定用動量定理,套別的可以構建時間和速度關系的物理定律,同樣可以推出來這個方程,你沒事兒可以自己試著玩,我就不講了。”
“好了。”解其紛一扔粉筆,拍了拍手,“思路就是這些,現在你應該可以推出流體力學的全部方程了,有的地方要用到線性代數,不會自己學去吧。”
李崢:“???”
“嗯?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啊……”李崢顫顫垂頭。
不是不明白的問題。
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明白什么!
李崢硬著頭皮問道:“比如……粘性流體的管內流動問題。”
“那不就是套個管加幾個力一起微了就完事兒了么?”
“是么……那我微微看……”李崢顫抖著拿起了筆。
“嗯,先微著吧,不懂也別問,直接翻書背方程就行了,我這邊該教的都已經教了,能靠最簡單的理論推導出整套圖景,這才是搞物理的基礎素質。”
“還真是……基礎呢……”李崢已經開始滴汗了。
之后,解其紛便離開了小教室,去實驗室晃悠去了。
李崢無奈之下,也只好動用了思維加速。
雖然很扯淡,但解其紛也確實提供了一套學習方法——
就是自己推導。
當然,至少要全面掌握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才有推的資格。
想必,歸見風一定早就掌握了。
并且每次物競考試,都是這么硬推過來的吧。
不,應該從更久以前就開始了。
也許整個中學他都是這么推過來的。
或者更早,小學。
甚至自打接觸數字開始就這樣了。
想必無論是歸見風還是解其紛,都是從一開始,本能就選擇了這套思路,在千萬次的推導中,一次次強化著自己的大腦,最終強到了萬中無一的程度。
當然,也許先天性的原因才是主導,但這并不妨礙后天訓練發揮作用。
試試看吧。
按照這些變態天才的路子試試看吧。
李崢就此全力開動,踏上了一條從未走過的學習道路。
……
半小時后,解其紛回到教室的時候,看到了一地的草稿紙。
“臥艸,你還真硬推啊?”解其紛驚訝地走至李崢近前,隨意撿起了一張草稿紙端詳起來,“嗯……是那么回事兒……”
李崢自己,亦已脫離出思維加速,雙目放空,直喘粗氣。
活這么大才用這種學習方法,頭幾個小時,他是舉步維艱的,更多的時候,只能用暴力窮舉法,套用各種各樣的物理公式,以求推算出需要的方程。
就好像是把一堆形狀各異的螺釘和螺母扔給一個瞎子,讓他擰在一起,瞎子只能摸著輪廓一個個試,巧了才能對上。
可在第8個小時后,李崢逐漸擁有了視覺,或者說,觸覺變得更敏銳了。
他可以只看到螺母的形狀,就大概知道需要什么樣的螺釘。
30個小時后,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螺母的大多數細節,并完全確定需要什么尺寸的螺釘。
45個小時后,他連每個螺釘擺在哪里都十分清楚了。
55個小時后,他重新閉上了眼,回到了最初的狀態,只需要在螺母上輕輕一觸,便可以信手捻來需要的螺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