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把這些東西拋給外面的人,他們自然會拼命做后續工作。”
“我們則用這個時間去尋找下一個靈感。”
“直至得到可靠結論,確定有效方案之前,我們維持這個工作循環。”
“你們可能認為這樣的方針對外面的人不公平,但我們畢竟算半個外行,靈感與跨學科視角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發揮這個優勢,而不是陷入冗雜工作的泥潭。”
“所以,現在開始,找到你們的靈感,試著挖點東西出來。”
杜松濤被二人呆看良久后,才又一揮手:“我說完了,去吧。”
李崢有些迷糊地撓頭:“沒有任何具體的指示么?”
“我不是指示過了么?”杜松濤點了點腦袋,“找到靈感,挖點東西出來,我們三個,無論誰有任何設想和發現,都隨時討論,有必要的話進行合作研究,不然就自由探索。”
“收到了。”林逾靜立刻起身,“一路人!”
杜松濤笑著擺手:“記得六點下班啊,別逼我催。”
說著到個,林逾靜比研究火箭還要自信,而且滿臉都是堅決:“保證分秒不差。”
李崢則搖了搖頭,起身嘟囔道:“我的思維不是靈感驅動的,還是去研究數據和算法了。”
“隨你,六點下班就好了。”
“七點行么?吃個飯再走。”
“不行。”
“你為什么這么嚴格?”
“就是這么嚴格。”
“不就加個班么……”
李崢悻悻回到了工位。
迎接他的,是林逾靜滿臉的舒適。
她臉上好像寫著——終于有人能治你了!
……
與杜松濤共事以來,工作節奏明顯變飄了。
沒有壓力,沒有期限,偶爾誰有靈感就一起聊聊,不然就是各搞各的。
這樣混了兩周后……
果然沒有任何進展!
這中間李崢還請了三天假,去衡水拿了塊生物金牌回來,全國第七的成績,也創造了他參賽以來的最差戰績,連逼呼關于他的問題下面也充滿了遺憾之情。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李崢的決心卻并沒有被杜松濤的工作風格消解,他依然堅持發揮自己的有限特長,希望用數學的方式,在試車數據中找到什么。
如果不是出于機密要求,他早就會拿著數學模型去找解其紛之類的人討教了。
這個過程中他也試過與十一所的人再次合作,但對方的工作重心早已轉移,手頭的事情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不太可能再為李崢的課題投入更大的精力。
與“空降師”的不溫不火不同,YF-87團隊的意見已經分成了激烈的兩派。
其一,更換材料,加強整個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