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無法確切地診斷病因,但既然故障現象是軸系斷裂,那么加強這個薄弱環節自然是一條可行之路。
這樣的代價是發動機重量大幅增加,火箭有效載荷減少5%到15%,雖然不敢肯定100%解決問題,但這個方案勝在直觀快捷,可以搶在927動工之前利用工廠的產能,年底前完成試車。
其二,重新設計整套發動機。
正如杜松濤所說,運載火箭是一套復雜而又精密的工程。
很多時候,找到故障,糾正故障,遠比另起爐灶重新設計的成本還要高。
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徹底改進,那就推到重來。
這種莫名其妙的低概率故障,不可能連續發生兩次。
就好比在1—100中隨機擲出一個數字,1—98都代表成功發射,99和100代表出現故障。
第一次,很倒霉,抽中了99。
那就再來一次,總不可能連續倒霉。
這個方案的優勢在于根除病癥的可能性更大,且為黃二開辟了更長遠發展的空間。
劣勢也很明顯,重新設計發動機將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采取這個方案,等同于公開宣示黃二向927讓位。
中華大型氫氧發動機這件事,真的就從長計議了。
這兩套方案,也自然而然地提到了趙振華的辦公桌上。
此時的趙振華已經新染了頭發,白發統統不見。
但在這一頭烏發的對比之下,他的面容卻更顯蒼老。
“明躍啊……十七所什么沒經歷過……這個坎兒就趟不過去了么?”趙振華死抓著報告,目光有些失神,“減少這么大有效運載負荷,那黃二的意義還存在么?上氫氧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追求更極限的負載么?這就相當于一個人為了跑得更快,主動降低了自己的體重,但你們發現他骨頭也變脆了,于是往他腿上打了兩層鋼板,意義何在?”
“證明他還能跑。”朱明躍沉沉點頭,“先跑起來,不要倒下,然后再抓緊時間研究問題。”
“那我們,豈不是成了耽誤航天發展的罪人了?”趙振華無力地舉起報告,凝視著朱明躍道,“用這么一個糊弄人的方案,爭取更多的資源,修修補補,短時間內的確有可能自保,但我無法說這東西比927更強。”
“那就只有另一個方案了。”朱明躍嘆道,“放棄眼前,重新設計。”
“唉……”趙振華放下報告,靠在椅背上,仰天凝視許久,“杜松濤他們研究的怎么樣了?”
“提出了幾種設想,但缺乏有效證據,難以開展研究,即便有有效證據,恐怕也很難短時間內找到解決方案。”
“不對,這不是李崢的風格……”趙振華重又直起身子,“李崢有沒有什么進展?”
“據我所知,他依然在主攻數據和算法,但能力可能已經挖掘到了極限。”朱明躍搖頭道,“他提出要與哈工大的實驗室分享資料,展開合作,但事關重大,我暫時還沒有批準。”
“為什么?”趙振華瞪眼道,“我不是說要盡量配合么?”
“書記……我……我說句有些冒犯的話……”朱明躍糾結著說道,“希望您清醒一點……現在已經是這個局面了,我們再頂著泄密的風險……做這些……做這些讓外界看起來很荒唐的事情,并不是明智之舉。”
“好,我知道了。”趙振華抬臂道,“讓他申請,不走你們六院的故障處理通道,走科研合作通道,拿過來,我批準。”
“書記啊……”朱明躍欲哭無淚,“已經有人在說了……說您精神已經出現問題了……竟然派兩個……”
“讓他們說去!”趙振華拍案怒道,“我們要是雇得起頂級數據分析師,我他媽會指望兩個中學生?!這樣的項目又不讓跟數據分析公司合作,你要我怎么辦?!有個人能扛得起事找哈工大合作我已經燒高香了。時代在變啊,明躍,我們必須擁抱這些新技術,如果自己請不到頂級人才,那李崢這樣的人就是最大的菩薩。他搞他的,又沒占用你們資源,跟哈工大合作一下你怕個卵子!”
“………………”
漫長的沉默過后,趙振華才理了理頭發,讓自己冷靜下來。
“927已經進入設計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