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點整,YF-87第二次歸零,改進路線討論會正式開始。
李崢雖然在數據這塊已經走得很深了,但正如上一次一樣,他并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結果意味著什么,就像是一臺人工智能機器,并不知道自己反饋出的語言代表怎樣的意義。
而在十七所的工程師眼中,這些拆機檢查得到了裂紋圖像和數據,都極其明確地指向了一個唯一的結果——
次同步進動。
在航天領域,這個詞的效果等同于克蘇魯的低吟……
一個恐怖且沒道理的存在。
這其中,“進動”也可被稱為“振動”。
說到振動,這可是航天的老朋友了,相當于BUG之于程序員,概率之于手游玩家。
火箭在發射過程中,會遭遇各種振動,而結構和材料都有其極限,經不起大振。
在設計階段,當然會考慮到這些復雜情況,并使用各種減振手段,黃二也采取了最新式的阻尼和變能蓄壓器進行了振動抑制。
常規情況下,這套設計沒有任何問題,8.8稍微走運一點也就成功了。
但在最苛刻的振動環境中,發動機卻意想不到地發出了克蘇魯的低吟……
這個低吟,在第一次發射時石沉大海,沒有被人捕捉到。
在最近的軸系斷裂事故中,被無數巨大的噪聲覆蓋,同樣無法捕捉。
但劉睿用他恐怖的毅力,在其它的試車數據中捕捉到了蛛絲馬跡。
李崢則在這個基礎上,用數學和算法工具提取特征,將篩查范圍一夜擴展到了有史以來的全部歷史數據之中。
正如他所說,這樣的“低吟”單拿出來是無意義的,就像是風吹樹葉一樣可有可無,但將無數次低吟疊在一起……
他終于聽到了克蘇魯的聲音。
只不過是數學形式的聲音。
接下來,朱明躍再進一步,將這段低吟翻譯成了工科語言——
在苛刻的振動環境下,當渦輪轉子超臨界轉速運行時,局部的動力學與材料學性質產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導致其固有振動頻率發生改變,進而與工作頻率發生耦合共振。
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局部產生了“叛變”,試圖我行我素地進行旋轉和振動。
在這個過程中,渦輪轉子勢必會承受巨大的結構應力。
那些細微到不可見的裂紋,就這么產生了。
而當共振劇烈到一定程度,結構應力超過材料屈服極限的時候,裂紋將迅速擴大,繼而在劇烈的旋轉中斷裂。
更可怕的是,次同步進動還是一種自激振動,會因為振動而產生更大的振動。
就好比100個劉翔手拉手圍成一個圓,順時針跑動,按照要求,1分鐘跑一圈。
因為他們都是劉翔,這個速度對他們來說不算啥,所以跑的很愉快。
但突然!
一首雞你太美傳來。
其中一個劉翔突然就變成偶像了。
就開始唱跳啦!
這種時候,就變成了99個劉翔和一名唱跳偶像轉圈跑。
但這還不至于崩潰。
畢竟,旁邊的劉翔會硬拉著偶像一起跑,雖然累點,但99個劉翔還是能頂住一名偶像的。
然而恐怖的是,這位被拉著跑的,是一個偶像。
他并不會老老實實的雙臂展開身體懸空,被前后的劉翔拉著跑。
他,是要唱跳的。
實際上,在他化身為偶像的那個同時,他就唱出了下一首雞你太美。
瞬間,他左右的兩名劉翔被感染,也開始唱跳起來。
唱跳者一下子變成了三個,這讓旁邊的奔跑者苦不堪言。
但這才剛剛開始。
更多的雞你太美,已經在一浪接一浪地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