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物理學中的,凝聚態中的,拓撲材料中的,超導拓撲材料中的,石墨烯。
就繞不開袁園這位少年天才。
相對于李崢,他更加根正苗紅,出身于科大少年班,成名于加州伯克利。
當李崢橫空出世的時候,媒體很自然地會拿他對飆22歲即登上《Nature》的袁園。
李崢本人當然也很尊重他,只是一天到晚被稱為XX第二就會很吐。
非說的話,他寧愿被叫李毅二世。
不虧,而且隱隱顯露出一股霸氣。
二人就這么一面聊著石墨烯,一面背包登山。
這對旁邊本來齊齊整整出行、快快樂樂出行的三口之家們,無疑又是一次心情上的重創。
“沒人比我更懂石墨烯。”
“說你是袁園第二你還來勁了,那你告訴我石墨烯的一維結構體現是什么?
“納米管。”
“零維。”
“泰勒烯。”
“三維?”
“三維……石墨烯的三維是什么?”
“石墨啊,渣渣!”
“媽的……竟然輸在這么無聊的問題上……那你能說出三種石墨烯的制備方法么?”
“化學氣相沉積法、機械剝離法、分子組裝法,這種問題太笨了,渣渣。你現在腦補一下石墨烯的六角蜂窩結構,設其中兩個碳原子之間的距離為a,立刻心算出它的二維倒格矢。”
“等等,這個我得停下來瞪個眼……嗯a/2(3,+-√3)。既然你將水平拔高到這里,我們不妨討論一下Fermi能級吧……”
本來和和美美的一家人,看著這樣兩個人飛速掠過。
不知不覺,就內卷了起來。
“你瞅瞅人家,跟你差不多歲數……你上學都學什么了?”
“語……語文……”
“背一個《長恨歌》。”
“啊?有這個嗎?”
這一路,如飛云掠日,旁人根本看不清二人,只聽到“緊束縛模型”、“I-V曲線”一類去你馬的名詞,便被甩在腦后。
登頂之時,二人已將凝聚態盤了個通透。
雖然沒有合影的意思,但還是走到了立著海拔石碑的山頂制高點。
透徹淋漓,就有種吶喊的**。
李崢也不管不顧,這便對著群山,開始大喘氣。
“別別別!”林逾靜緊張地看向周圍,“不要在這里喊奇怪的話……”
“誒,是非常正經的話。”李崢一吸牟足,魔性大發地沖著群山大吼——
“林逾靜,我想和你一起研究課題!!!妙不妙啊!!!”
畢竟是一位體質強者,這一吼中氣十足,回聲嘹亮。
直把周圍的人都聽傻了。
這踏馬是什么?
究極直男學霸的自殺性表白?
這本來應該很羞恥,林逾靜卻被莫名點燃了。
在李崢的推搡之下,對著群山廓著手,使勁擠著眼睛唔唔回應。
“妙啊!凝聚態妙啊!!”
周圍人都癱坐了下來。
這是……一對文曲星,隕落成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