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自己不出昏招,對手分流市場是一定的,但想把千帆電動車拉下霸主寶座不太可能。
九五九六年,摩托車的銷售正是風起云涌的時候。
萬帆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第一輛摩托車就是九六秋天買的。
大陽90A,當時的售價是6300元。
96年在北方大街上看見最多的摩托車首先是幸福250,騎這個摩托的群體都是生意人,其中以賣海貨的居多。
其次就是嘉陵七零,重慶八零以及AX100。
但這些摩托都是騎跨式的,基本沒有踏板式。
就是有踏板式的那也是土豪才能買得起的。
當時的踏板摩托車幾乎都是東南某島生產的,那價格看著讓人驚心肉跳。
風速125,售價兩萬七千五百元。
光洋100,售價一萬九千八百元。
凌風90,一萬八千五百元。
新風100,兩萬零五十元。
千帆電動車之所以能在摩托車銷售的大潮下站穩腳跟并且茁壯成長,和這些踏板摩托車的天價有莫大的關系。
在外形上來看,千帆的電動車不但不比對方落后,反而在樣式設計上高于對方,價錢則僅僅是對方的十分之一。
踏板摩托車最初的受眾幾乎全部是女性,因為騎踏板摩托車不像騎跨式摩托車那樣要抬腿上車。
春冬季節抬腿上車除了難看點外,還無傷大雅。
但夏秋之際穿裙子你再來個高抬腿上車,就有走光的危險。
這就是踏板摩托車受女性青睞的一個主要原因。
買不起燒油踏板摩托車的女性,自然就把目光轉向了便宜美觀的電動車。
剛買的時候她們心里也會撲通撲通敲小鼓,但是時間長了以后她們自然會總結出騎電動車的優點。
沒有噪音不用燒油,清潔衛生節能環保。
女人肚子里都是藏不住三句話的,她們互相一宣傳就等于做了廣告,千帆電動車也就在這種環境下茁壯成長了。
這比上一時電動車的正式在市場出現整整早了十年。
現代,千帆電動車有十幾個樣式的車型在市場上售賣,電動三輪也推出來了,雖然銷量現在只能算一般,但一年銷售個十萬八萬臺的也應該能做到。
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要研究四個轱轆的代步車呢?
這個似乎太早了點。
上一世最先做電動四輪車的魯省的聊城。
在二零零五年前后,這個城市就開始做電動轎車了,用的樣式就是奇瑞的QQ,時速四十公里續航力七十公里,整車售價兩萬七千元。
萬帆下意識地在紙上畫出了一輛QQ車的外形圖。
看了半天最后嘆了口氣,拉開抽屜準備把它塞進去。
“哇!這什么車呀?好好看!”
剛從外面瘋回來的謝美鈴和肖雨正好看到了這張圖,發出了一聲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