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儒自誕生之后,就一直未曾修煉,但隨著儒家的創立,浩然正氣憑空浮現,灌入祂的體內,使得祂自然而然的就擁有了神通。
浩然正氣,天地之正!
只要心懷正氣,堂堂正正,便可獲得碾壓一切的力量。而這,正是子儒所掌握的力量。
儒家成立之后,子儒身與天地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掌握了三種力量。
其一,為禮!
本義為舉行儀禮,祭神求福。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脩六禮以節民性。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冠、婚、朝、聘、喪、祭、賓主、鄉飲酒、軍旅此之謂九禮。
禮的力量,可以規范人的行為。故而,禮之力量表現在外就是言出法隨,具有號令天地規則之能。
一言出,而天地景從,萬物莫敢與之為敵。
其二,為仁!
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觀念。其核心指人與人相互親愛,子儒以之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
仁,親也。
仁者,情志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為仁。
上下相親謂之仁。
溫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仁者,親親相愛,是故,仁的力量表現在外,就是可以抹消敵人的敵意、殺意等等負面情緒,使人與人之間可以和平相處。
仁的力量一出,便將天下之人都變成了朋友,就再沒有人能與自己為敵。是故,仁者無敵!
其三,浩然正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浩然正氣,就是天地間的正氣,至大至剛。故而,浩然正氣一出,天地間所有不好的力量,都要被其所壓制,難以形成威力。
……
………………
儒家開辟之后,子儒也就有了自保之力,然后,祂便離開了人皇城,游歷于諸國之間,開始宣傳自己的學說,勸人向善,為諸國制定禮儀。
對于子儒,一眾諸侯國的國主都知道這是人皇城里出來的大人物,得罪,這些國主是不敢得罪的。但這些人都在地方上稱王稱霸久了,逍遙慣了,如何能受得了諸多禮儀的限制?
所以,祂們對待子儒,那是好吃好喝的供著,說什么,也是拍著胸脯答應。但事后,還是該干什么,繼續干什么。至于先前答應子儒之事,無一人放在心上。
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凡你所言,我都聽著,但就是不做,這就是目前諸侯國主對子儒的態度。想要祂們尊禮,難!難!難!
都是一群老狐貍了,反正子儒不能對他們動手,他們還怕被子儒一個文弱書生拿捏了?
好吃好喝的供著就是了,斷然不讓他受到半點委屈,也算是給人皇城一個交代了。
而且,等子儒見事不可為,自然就會離開的。否則的話,繼續留下來干什么?繼續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