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兩眼放光,接過這把玩具槍之后立刻生龍活虎起來,大聲的一邊往外面跑,一邊大聲的道:“哦,哦,我有槍了。”
本來還想給他幾顆糖和巧克力的,見小家伙一下子就跑出了屋外,楊帆只能笑著搖一搖頭。
“你給我買這么多東西過來呀!”
看到大行李袋里面的東西,楊芳驚訝起來,在驚訝之余既擔心楊帆花了不少錢,又高興無比,這弟弟真的懂事了,尤其知道關心姐姐。
楊帆正準備說沒有買什么東西,從屋后進來一名青年漢子,中等個子,皮膚微黑,看上去十分的壯實。
穿著比較舊,赤著腳,褲管上和腳上有很多的煤炭,這是楊帆的姐夫謝國慶,他正在屋后打藕煤,聽到動靜馬上放下手中的活過來了。
“楊帆來了啊。”
楊帆遲疑了一下,還是叫了一聲姐夫,然后笑著道:“剛到,你這是在干什么呢,腳上和褲管上這么多煤炭。”
楊芳道:“他呀,說今天天氣好要打一點藕煤,應該快弄完了。”
謝國慶點頭道:“再有二十分鐘左右就全部打完了,你先坐一坐,我去忙完那一點藕煤。”
“嗯,你去忙吧。”楊帆道。
謝國慶歉意的對著楊帆一笑,又去開始打藕煤。
楊帆坐了下來,接過楊芳倒過來的熱茶喝了一口,稍微打量了一番屋內的情況。
顯然,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并不富裕,和一般的農村家庭沒有什么區別,估計剛解決溫飽問題,想要有一點余錢還比較難。
坐了坐,聊了聊之后,楊帆想到處看一看,于是道:“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去屋后看一看。”
這一聲“姐”終于順利的叫了出來。
自己的弟弟來了,今天又是中秋節,楊芳要忙著準備中飯,那一只準備殺的大公雞還沒有殺呢,其他的一些菜也要準備。
“去吧,你姐夫他就屋后打藕煤。”
楊帆起身,出了堂屋的后門,到了這棟房子的后面。
屋后還算開闊,有一塊百十平方米大小的水泥坪,謝國慶正在打藕煤,看到楊帆過來,特地停下來招呼了一下。
楊帆對打藕煤似乎很感興趣,這是八、九十年代特有的產物,老百姓一般自己買來散煤,摻一些黃土在里面用水攪拌均勻,然后用煤球機子一個個的打好,太陽曬干之后碼放整齊,燒水做飯就靠這些藕煤了。
看了一會兒,也和謝國慶聊了一會兒,楊帆基本對自己姐姐和姐夫的生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他們主要靠務農,菜和糧食都是自己種的,農閑的時候經常會挑著蔬菜去城區里面賣,那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
楊帆大致算了一下,從這里挑一但蔬菜到城區可不輕松,大約要走七、八里地。
中飯非常的豐盛。
全是楊芳一個人弄的飯菜,滿滿的一大桌,從這豐盛的飯菜之中楊帆能體會到那種濃濃的親情。
就算是過年過節,恐怕也沒有這么豐盛吧,因為楊帆過來,這才有了這么多的飯菜。
楊帆心中暖暖的,不時的悄悄的看了自己姐姐好幾眼,甚至在心中想道,將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幫一幫他們,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水平,讓他們過上富裕的日子。
下午,楊帆辭別,需要回去了,明天還要上班呢。
在楊芳、謝國慶兩人不舍的目光之中,楊帆騎著車子漸漸的遠去,夕陽的余暉將影子拉得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