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注意到,唐建明的神色并不輕松,心中就猜測他可能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或許碰壁了也不一定。
說實話,楊帆也非常關心他上京的結果,于是,稍微想了想之后敲響了唐建明辦公室大門。
經過近一年的建設,陸上聯調實驗基地的硬件設施情況有很大的好轉,起碼有了幾棟像樣的建筑,唐建明也有他自己的辦公室和專用會議室。
事情很湊巧。
楊帆也有一點微微意外。
辦公室之中居然有好幾人,除了唐建明之外還有其他幾名科研技術骨干,唐建明招手道:“楊主任來的正好,我正準備通知你過來呢。”
看樣子是有事。
可能是準備召開一個小型會議,也許事關他此次上京的結果。
楊帆找了位子自己坐下來。
唐建明道:“人都基本到齊了,那我們開一個短會,這次為了電磁干擾的事情我去了總指揮部,特地向黃總指揮做了匯報......”
他將基本情況簡單的說了一遍。
頓時,整個會議室的氣氛為之一振。
“太好了,有外國專家能過來,估計電磁干擾就不是什么大問題。”
“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終于有希望了,希望外國專家早一點過來。”
“.......”
大部分人喜形于色,心中紛紛一輕,臉上流露出明顯高興的神色,紛紛這么說著。
楊帆的臉色沒有什么變化。
外國專家又怎么樣呢?
沒有專業化的電磁干擾實驗室,沒有先進的檢測設備,就算外國專家能過來,楊帆也絕對不相信他們能解決問題。
唐建明講完之后,看了看大家的反應,也許是受大家的感染,他原本有一些凝重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他提醒道:“洋專家能否解決我們的問題,這也不是肯定的事情,我們自己還要想辦法,最好我們自己能拿出解決的方案,想出解決的辦法。”
說了很多,主要是強調自己動手,自己解決問題,不能一味的等洋專家過來,不能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洋專家的身上。
會議沒有開多久,只有大約二、三十分鐘的時間。
會后不久,消息居然不脛而走。
實驗基地的很多科研技術人員都聽說了這件事情,很大一部分人高興起來,整個基地的氣氛似乎也沒有那么低沉和凝重。
“還真是期待啊!”
“是啊,外國專家估計能解決我們目前的問題。”
“外國專家解決了電磁干擾問題,我們的陸上聯調實驗就成功了一大半。”
“......”
不少人在這樣談論著,興致勃勃的樣子。
當然,也有部分人沒有參與這樣談論,他們和楊帆一樣,不認為洋專家就一定能解決目前的電磁干擾。
潘志平就是這樣的觀點。
他和楊帆的關系不錯,這不,正在和楊帆聊著這件事情,“洋專家也不是萬能的,不能過分的崇拜,還是由我們自己解決電磁干擾的問題比較靠譜。”
楊帆點一點頭,“洋專家能不能來還是一個問題,來了之后能否解決問題又是一個問題。”
“是啊,我就是這么認為的。”潘志平贊同道。
楊帆想了想,詢問道:“你目前有什么辦法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