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華自己都嚇住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的楊帆主任太逆天了。
稍微猶豫一下,陳紹華還是覺得要問一問,于是問道:“總段模塊化建造法,我們了解得比較有限,楊主任,你對這一方面有研究。”
當然!
國際上暫且不說,但在國內的話,估計沒有人比楊帆更了解這種建造方法。
重生之前,身為杰出的艦船設計師,楊帆經常深入各大造船廠,有時候在船廠一呆就是好幾天,和他們的總建造師,副總建造師聊造船工藝,對總段模塊建造法很有研究。
楊帆道:“對總段模塊化建造法,我有一些了解,我們找一個地方,交流一下這種造船方法。”
感受到楊帆身上的自信,陳紹華連忙高興的道:“好啊,好啊,那就去我辦公室,我們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談。”
謝新建嚇住了。
呆了呆之后,心中一點也無法淡定下來,不可能吧,楊帆主任對艦船建造也內行嗎?
一會兒之后,三人一起進了陳紹華的辦公室。
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談起了總段模塊化建造法。
準確的說是楊帆在向他們兩位介紹這種建造方法。
船舶的模塊化建造技術最早起源于美國二戰時期,為了支持戰爭的巨大消耗,美國全力動員當時165萬造船工人開足馬力在40年到45年一共建造了1700多艘各種商船,航母,驅逐艦和護衛艦。
模塊化建造法就是為了加快建造進度而創造,后經日本戰后在商業造船中的改進逐漸演變成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總段模塊化建造法。
可以說這項技術是起源于西方,在亞洲得到輝煌發展,總段模塊化建造對造船技術要求比較高,尤其是船塢的起重設備要能承受大型總段模塊的重量,英國建造航母使用的正是我國振華港機的龍門吊。
現在是八十年代,總段模塊化建造還沒有在我們國內被采用,在日本倒是被廣泛使用這種建造方法,并一直在改良之中。
但現在的日本,他們的總段模塊化建造法和楊帆所掌握的水平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因為楊帆所講的是國內21世紀廣范流行并采用的總段模塊化建造法。
相對總段模塊化建造法,比較傳統的是塔式建造法,塔式建造法將船體分成若干很小的段建造好之后一塊一塊跟搭積木一樣焊接起來,而后再鋪設管路安裝武器和電子設備。
而總段模塊化建造法是一艘船分成幾個比較大的分段直接組合,比塔式建造法節省了很多的運輸和焊接工時,而且結構強度也更好。
采用塔式建造法的船舶分段,一般每一個分段都比較小,一艘大型軍艦如果采用塔式建造法將要制造非常多的分段再焊接再安裝武器和雷達,繁瑣至極。
我國從2012年起服役的052C/D型驅逐艦采用的就是先進的總段模塊化建造法。
整艘驅逐艦分成十幾個大的總段,每個總段內的艙室,電氣設備,武器等都在車間內焊接安裝完畢后,在船塢內組合成完整的一艘軍艦。
所以總段建造法制造的軍艦下水的時候船上的各種設備已經基本安裝完畢,我國的大型造船廠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
在21世紀,我們廣泛采用總段模塊化建造法,平均每年下水3艘7000噸級別的驅逐艦,而同時期國外同類型戰艦每年只有1艘。
更瘋狂的是采用總段法,高峰時期,我國居然一個月就下水一艘054型護衛艦,沒有幾年就下水16艘,在建6艘,服役8艘,毫不夸張的說現在我國海軍軍艦建造速度絕對世界第一,傲視群雄!
下餃子一樣的速度讓多少國外海軍同行投來羨慕的眼光,那些對我國不懷好意的國家除了羨慕,恐怕更多的是酸溜溜的嫉妒和無奈的恨意,不過我們已經不怕,反倒是對手要掂量一下,誰敢輕舉妄動,我們有信心回敬他一句:
不服來戰!
看到東海船廠將會有800噸的龍門吊,楊帆覺得,052艦的建造,從首艦開始就應該采用總段模塊化建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