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已經加班一個多月,不要讓努力白費了。”
“唉,眼看著可以開始船臺建造,居然出這樣的事情。”
“......”
分段車間內,完全炸開了鍋,領導們開會去了,工人們都在談論著這件事情,甚至不少工人特地去看了看那些被標記出來的缺陷。
“還真不起眼,不仔細看,真發現不了。”
“這是誰發現的,真厲害!”
“我們干了這么久,居然一直沒有發現,連我們的質量人員也沒有發現。”
“.......”
不管是已經制造完工的分段,還是正在制造之中的分段,或是船體構件,組件等,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會議室之中。
很快就坐滿了人,有東海船廠幾乎所有的高層,也有大量的骨干技術人員,骨干質量人員,還有分段制造車間的領導們。
唐建明、楊帆等人,代表設計單位,也坐在會議室之中,這個會議,由東海造船廠的一把手呂國棟主持。
其實,他的心情也不好,非常的沉重,很有壓力,只是臉上表露得不是特別明顯,但從說話的語氣還是能感受出來。
“同志們,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幸的,誰也沒有想到,在這關鍵時刻居然出了這樣的問題.......”
簡單的說了一下情況,然后道:“問題已經出現了,我們目前要做的就是采取措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思路清晰。
這個時候,第一要務確實是將損失降到最小。
他詢問道:“老陳,已經建造好的那些分段,可不可以返工呢?”
如果能返工,那方然是最好的,損失也不會很大。
陳紹華一臉的苦澀,“幾乎不可能,返工就意味著需要將有缺陷的鋼材切割下來,然后重新用沒有缺陷的鋼材焊接上去,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質量很難保證。”
鄭先學也證明了這一點,他道:“返工的意義不大,還不如重新開始制造各分段,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盡快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重新制造分段,那就是說已經做好的那些分段,它們將統統報廢。
這可是花了足足幾個月的時間才制造好的啊!
頓時,呂國棟的心中充滿了苦澀。
他確實不想走到這一步,如果真的走這一步,不但原本計劃12月20日開始的船臺建造要推遲好幾個月,他們東海船廠也不好向上面交差啊。
怎么辦?
怎么辦啊!
呂國棟本來還算沉著的臉色,終于變了,露出了比較明顯的焦急之色,他的目光環顧了一下整個會議室,希望有人站出來,大聲的說,我有辦法。
可惜,沒有出現這樣的奇跡。
幾乎大部分的人,紛紛的低下了腦袋,就算是唐建明,他也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原本以為再過不久首艦就會進入喜人的船臺建造環節,哪里知道,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簡直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