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陳紹華問了起來,“我們這么做,有問題嗎?”
副總建造師謝新建已經過來了,就站在旁邊,他也道:“我們一直都是這么做的,051艦的建造,我們也一樣是拉卷尺,畫粉線。”
他覺得,不管是塔式建造法,還是現在的總段建造法,拉卷尺然后畫粉線,這是必不可少的。
不畫好粉線,胎架的安放就沒有基準,尺寸和精度就無法保證。
052艦的長度有一百多米,這樣的長度,用這樣比較原始的純手工的方式,對工人的技能水平比較高。
因為如果技術稍微差一點,只要有一點點偏差,那就會差得遠,導致胎架偏移,會影響建造質量。
謝新建以為楊帆擔心質量,他自豪的道:“我們挑選的全是精兵強將,我又一再強調質量,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楊帆輕輕的搖了搖頭。
已經看出一點名堂,那些工人們的水平確實不錯,但這種方式實在太原始,就算是水平高,也顯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一條粉線并不十分準確。
工人們也發現了這一點,正在重新拉卷尺,然后幾個人在一起討論著什么,距離有一遠,聽不清楚他們再說什么。
陳紹華道:“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叫老馬過來。”
馬順五十多歲,是東海船廠的老員工,技術不錯,又是一名班長,陳紹華認識,一般叫他老馬。
謝新建馬上過去將馬順叫了過來。
馬順幾乎是一路小跑過來,微微喘著氣,“陳廠長,您找我啊。”
陳紹華輕輕的點了點頭,詢問道:“看你們幾個在比劃著什么,是不是粉線畫得有問題。”
馬順也不隱瞞,如實道:“有一條粉線確實有問題,我們準備重畫,不過,這樣的現象很正常,總是會出現某一些粉線不準確,我們畫完之后會進行檢查,發現不對會進行修正。”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陳紹華沒有半點的批評,輕輕的點一點頭,身為總建造師,他也知道這樣的情況正常。
楊帆看了看那些正在準備拉卷尺畫粉線的工人,詢問道:“陳總,我曾經向你們建議過,買一、兩臺激光經緯儀,你們買了沒有呢?”
看到那些粉線,楊帆才想起這件事情。
首艦剛開始進入建造的時候,第一道工序就是放樣,也同樣是拉卷尺畫線,這是那些零件沒有這么長,幾米,到十幾米不等,不像整艦有一百幾十米的長度。
長度越短,自然難度越低。
當初看到東海船廠的人用那樣原始的方式,楊帆就有一點不習慣,在他那個時代,早就習慣了用激光經緯儀。
不但效率高,關鍵是精度非常高,遠不是靠工人們拉卷尺可以相比的,且不但有水平,垂直,而且可以有各種任意角度。
和東海廠工人們的純手工原始操作,那簡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
當初只是提了提而已,不知道東海造船廠去買了沒有,可能買了,可能沒有買。
因為那東西現在國內根本就沒有,需要從國外采購,估計也不便宜。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