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什么大場面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只能算是小兒科,臉色平靜,聲音洪亮的道:“經過這幾天的評審,我對857近防炮的了解也漸漸的深入,個人覺得它還有提高的空間,某一些地方可以進行改進。”
大家都豎起耳朵,很多人甚至拿起筆,準備將楊帆所講的記錄下來。
楊帆繼續道:“首先,我發現857艦炮沒有拋彈系統,射擊后彈殼返回彈鼓,所以射擊完畢需要裝填彈藥的時候,需要先退掉滿彈鼓的彈殼,這很耗費時間。”
“我建議設計拋彈系統,所以不用退掉彈鼓里面的彈殼,這樣能大大的節省裝填時間。”
這一點,很快得到了軍方好幾人的大力支持。
身為軍人,他們太清楚時間的重要性,857近防炮彈鼓里面的彈藥飛快的就可以射完,如果裝填彈藥要費好大勁,耗費很多的時間,敵人的導彈,或者是飛機過來了怎么辦呢?
蘇海解釋道:“當初沒有考慮設計拋彈系統,主要是秉著節約的原則,彈殼回收利用。”
楊帆一笑,提醒道:“蘇總師,大不可不必要這樣,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富裕,工業實力也會越來越強大,這么一點彈殼,還是浪費得起的。”
浪費一點彈殼算什么,它和戰場上寶貴的時間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很快,專家們幾乎一直同意楊帆的建議,857近防炮設計拋彈系統。
在歷史上,后來的730型近防炮確實有拋彈系統,每次射擊的時候,彈殼一下子就是一大堆被拋出來。
除了這一點建議之外,楊帆又提了好幾條建議,無一例外,全部得到了專家們的支持。
因為太熟悉730型30毫米近防炮,楊帆所提出的這些,當然十分合理,被全部采納很正常。
其他人不知道啊。
他們看到楊帆提了好幾條十分不錯的建議,一個個驚訝起來,原本安靜的會議室也漸漸響起了嗡嗡聲。
“太厲害了,好厲害啊!”
“楊專家是真有水平。”
“我感覺,專家們提的這些建議之中,唯有楊帆提的價值最大。”
“.......”
這樣的話語飄進楊帆的耳朵之中,一陣自豪,一陣開心,也感覺到倍有面子。張曉東和羅六初看了看面色平靜的楊帆,心中想道,不愧是楊總助理,到哪里都有驚艷的表現。
這些建議,全部寫進了評審記錄。
這次評審會上,讓人眼前一亮的無疑是楊帆。
一些建議,一些觀點,往往能讓人眼前一亮,包括蘇海也是一樣,覺得楊帆所提的東西往往到了點子上。
857近防炮的第一次評審用時四天,終于結束,設計上的一些問題,包括專家們所提出的建議,他們會在未來進行努力整改。
這些全部整改到位,在設計上進行完善和改進,制造出正式樣機之后,可能還會進行第二次驗收評審。
......
今日繼續三更,第一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