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不懂俄文。
他詢問道:“怎么樣,我們需要的技術資料都齊全,一樣也沒有少吧。”
楊帆道:“我看了一下,應該沒有少。”
聞言,劉輝一陣放心,指揮他的人小心的將里面的技術資料拿出來,每拿出來一份,都核對一下清單。
這個過程比較慢。
因為誰也不敢大意,生怕一疏忽,漏掉了哪一份資料,那問題就大了。
每拿出一份核對一下,并做好登記。燃氣輪機分公司的技術人員們,宛如是對待寶貝一樣,都戴上了嶄新的白手套,小心的將這些技術資料整齊的放入文件箱之中。
四周圍滿了人,大家看著整個全過程。
楊帆也是一樣,站在旁邊親眼看著一本本的技術資料從包裝箱里面拿出來,一切似乎都沒有異常。
突然,楊帆愣了愣。
以為自己看錯了。
只見一名技術人員從包裝箱里面拿出一本技術資料,大約16開大小,厚度大約一百多頁的樣子。
楊帆看清楚了封面上的俄文,這是一份UGT-25000型燃氣輪機的維護和大修指南。
這么薄!
對UGT-25000型燃氣輪機楊帆是很熟悉的,也不止一次的翻閱過從烏克蘭的原版維護和大修手冊。
這是一份指導燃氣輪機日常維護,以及大修的技術性文件,它里面的內容非常的詳實,圖文并茂。
UGT-25000型燃氣輪機會出現哪些故障,怎么排除,怎么修理。大修的時候各零件怎么檢查,檢查哪些內容,一般會出現哪些質量問題,哪些問題是正常的,可以原樣接受使用,哪些是需要修理的,怎么修理,清清楚楚。
怎么這么薄呢?
明明記得它分上下兩冊,每一冊比普通的字典還要厚。
不對啊。
完全不正常。
于是楊帆連忙叫停,大聲的道:“這份資料給我看一看。”
這名技術員微微愣了愣,反應過來之后,將這本薄薄的技術資料交到了楊帆的手上。
四周的人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紛紛停了下來,很多道目光也看了過來,帶著疑問,詢問,好奇,不解等意思。
在這些目光之中,楊帆首先看了看這份技術資料的封面,發現它的封面就有問題,上面的俄文翻譯過來叫做“燃氣輪機維修指南”。
楊帆清楚的記得,他重生之前不止一次的翻閱過烏克蘭原版的大修手冊,不是這個名字,而是“燃氣輪機維護和大修手冊。”
一個是指南。
另外一個手冊。
兩者之間在名字上就有明顯的差別。再翻看里面的內容,非常的簡單,很多關鍵性的東西一筆帶過,一點都詳細。
幾乎沒有什么價值。
頓時,楊帆的臉色沉了下來,也漸漸的嚴肅起來,想道了兩種可能。其一,UGT-25000型燃氣輪機剛研制成功不久,老毛子也還沒來得及編寫詳細的維護和大修手冊。
因為一般而言,維護和大修手冊是用于發動機維護和大修的技術性文件,在緊急程度上要滯后一些,也往往在燃氣輪機研制成功若干年之后才編寫出來。
其二,老毛子有詳細的維護和大修手冊,但不想給我們,而是用一份簡易版的大修指南代替。
如果是前者,那沒有什么好說的,只能等他們編寫出來之后,再要求他們給一份。
如果是后者,明明有詳細版的大修手冊,而欺負我們不懂,故意不給,企圖用這么一份簡易版的東西蒙混過關,那就太可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