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內沒有應用性質的大型專業化的拖曳水池,上次,只能去德國漢堡做相關的試驗,動用了一些關系和資源不說,人家的收費也不便宜。
在現代化的艦船設計之中,水池拖曳試驗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采用了船體外形隱身設計的艦船,此類艦船必須做水池拖曳試驗。
現代軍艦要實現對雷達的隱身,主要是改變軍艦的外形,把武器和各種設備包裹在多面體的外殼里,所以,隱身功能強的軍艦,船體表面幾乎找不到一塊垂直的鋼板。這樣的設計聽起來簡單,但也帶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一,受風面積大了,對于整艘船的性能有影響。第二,我們的船簡潔了,船的天線集中了,由此帶來了電磁兼容的問題。
為了解決電磁兼容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電磁兼容實驗室。
受風面積增大,整船的性能影響等,必須要通過水池拖曳試驗來驗證和檢測。
世界各國具有隱身功能的軍艦都采用了幾何多面體的外形,但在相同的動力、相同的荷載下,哪種構型能夠讓軍艦跑得更快、跑得更穩?
這就需要科研人員做出了艦體的模型,并將其一次次放到水池中進行拖曳實驗,測量船型的阻力大小。
在楊帆的建議下,國內第一個專業化的船模拖曳試驗水池開工建設,目前,正在緊張的建設之中。
楊帆看到了廖文亮。
這很正常,楊帆沒有感到有什么意外。
上次去漢堡水池進行船模拖曳試驗,楊帆帶了三個人過去,分別是李軍、廖文亮和薛兵元。
他們是真正見過船模拖曳試驗水池的人,當初記錄了很多的東西,國內第一個應用化的拖曳試驗水池開工建設之后,廖文亮經常來這里,有時候一呆就是十幾天。
李軍和薛兵元也經常來這里,為水池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有時候,三人會在一起討論水池建設過程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
“楊總師!”
看到楊帆過來,廖文亮很高興,馬上主動的打招呼。
楊帆輕輕的點一點頭,朗聲的道:“看樣子,這里的建設進展還不錯,帶我們好好的看一看,怎么樣。”
記得兩、三個月之前來這里的時候,剛剛開工建設不久,這么兩、三個月的時間,變化很大。
廖文亮高興的道:“楊總師,您選對人了,我基本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這里,對情況十分的了解。”
他帶著楊帆和李正軍兩人參觀建設之中的拖曳試驗水池,并介紹水池的情況,如建設進展情況,曾經遇到過哪些技術問題,未來一段時間的建設計劃等等。
這里,除了參與建設的建設工人之外,還有不少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和廖文亮一樣,負責水池建設的技術工作。
楊帆意外的發現,這些工程技術人員總是有意無意的看一看自己這邊,且總是悄悄的打量一下自己。
這就比較奇怪了!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連李正軍都感受到了這一點,輕聲的提醒道:“楊總師,有人在悄悄的看我們呢。”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