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會和孫保國通電話。要么是楊帆親自打電話過去,要么是孫保國打電話過來進行匯報,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兩人至少都會通一兩次電話。
楊帆這兩天雖然沒有再去東江造船廠,但對那邊的焊接進展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自己建議的將重點放在焊接參數的調整上,實踐證明沒有問題。焊了幾十個試件之,也進行了數十次的焊接參數調整之后,焊接情況已經有很大的改觀。
孫保國剛才打電話過來高興的告訴楊帆,不久之前,他們按照新的焊接參數焊了一個試件,已經接近合格。
僅僅只是在焊縫中出現了一處小小的,非常不起眼的微裂紋。
而在幾天前,焊縫中出現微裂紋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一般都有好幾處,嚴重的影響了焊接強度。
………
東江造船廠,焊接車間。
焊接實驗一直在進行著,不管是上午還是下午。
東海造船廠的伍明澤三人已經回去了,留在焊接現場的是張意等數名經驗豐富的焊接工人,此外,還有東江造船廠的的焊接技術員們,包括主管級技術員和資深的焊接技術專家。
他們看到了希望,臉上的神色也好看多了,壓力似乎也小一些。
根據上一個焊接試件的情況,數名技術人員討論之后又重新修正了焊接參數。
按照新的焊接參數,張意親自焊接又一個試件。
趁著焊接的這一會兒功夫,數名焊接技術員們在討論著。
“這好像是第三十一次進行焊接參數調整了吧,我們這幾天所焊完的試件起碼也有四、五十件了吧。”
“這不是第三十一次,而是第三十二次,我這里都有記錄。”
“已經第三十二次調整焊接參數了啊,不知不覺幾天時間就過去了,希望盡快成功。”
“我想應該快了,我突然有這種預感。”
“……”
技術員們在滿懷希望的交談著,張意已經焊完了這個焊接試件。
大家紛紛圍了過來,不少的人還是依舊贊嘆的點了點頭,張師傅這手藝真沒有二話說,焊接出來的焊縫還是依舊如此的漂亮。
主管焊接的技術員也看了看這十分美觀的焊縫,然后大聲的道:“我們自己先檢查一遍,然后還是按老規矩,馬上送焊接實驗室進行拍片檢查。”
聲音一落,大家忙碌起來,幾名技術員一起檢查焊縫。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