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走過去,拿起一只筆,先并未在黑板上寫什么,而是開門見山的道:“我也想了很久,覺得最好的方案是在偏心的軸承座內加一個偏心襯套。”
什么!
加一個偏心成套!
不少人不解,尤其是東海所駐東江造船廠的那些技術員們,此前,曾提出過這樣的方案,但被否決了。
東海所駐東江造船廠的技術負責人汪波壯著膽子提醒道:“楊總師,采用這個方案的話,風險是非常高的,尤其牽涉到復雜的計算。”
是啊!
看是簡單的加一個偏心襯套,其實并不簡單。
因為這個軸承座是一個受力件,動力系統的主軸在里面依靠軸承旋轉,輸出巨大的功率,牽涉到復雜的力學計算。
楊帆當然知道這一點,明確的道:“沒錯,確實需要復雜的計算,如襯套的和軸承座的配合過盈量是多少,襯套的尺寸是多少等等,都要經過計算。”
“我已經經過了一番計算,現在再計算一遍給大家看,如果有什么錯誤,任何人都可以指出來。”
說完,拿起筆在黑板上列出了第一個計算公式。
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為什么要拿一塊黑板過來。
會議室內非常的安靜。
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這塊黑板上面。
楊帆一邊講,一邊列出計算公式,復雜的計算過程被楊帆分解成為好幾步,加上講解得很透徹,大家都聽得懂。
聽懂之后,也漸漸的佩服起來,這么復雜的計算,楊總師居然信手拈來一般,似乎絲毫不費勁。
這就厲害了!
隨著計算的進行,佩服的眼神越來越多,這么一番計算下來,更是幾乎折服了所有的技術員。
一塊黑板上面,寫得滿滿的,全是計算公式,整個計算過程清清楚楚。
佩服!
有一些人差一點就五體投地。
計算完成了,楊帆也講解完成了,放下了手中的筆。
此刻,大家還沉浸在那種濃濃的震撼之中,會議室之中依舊非常的安靜。
足足過了好幾秒,還是孫保國開口打破了這份安靜,他滿是佩服的道:“楊總師,厲害,厲害啊!”
“我知道你水平高,但沒有想到會有這么高,別人覺得非常復雜,沒有半分把握的計算,在你這里簡直就是小兒科嘛。”
楊帆謙虛的一笑。
汪波先是濃濃的震撼,然后是深深的佩服,他是一名資深設計員,知道其中的難度。
他自問是沒有這個水平的,這也是極力否認增加襯套方案的原因,看了楊總師的計算,剩下的只有佩服。
這么周密和科學的計算之后,不會有任何問題,通過增加一個成套,那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楊總師的水平,我們真的只能仰望,太牛批了。汪波的心中佩服不已,這么想道。
漸漸的,會議室內熱鬧起來。
回過神來的技術員們,再也忍不住討論起來。
“楊總師牛啊,這么復雜的計算就這樣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