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政新不禁多看了韓江一眼,心中有一點佩服,早在故障開始排查的時候,韓江就觀點鮮明的提出來,將重點放在這臺柴油機上面。
當時,顧政新還有一點不舒服,心中不服氣的想道,你怎么就斷定是我們的這臺柴油機出了質量問題,也許是建造的時候裝配出了問題,甚至可能是設計不合理,根本就是設計上的問題。
但兩天之后,顧政新有一點服了,種種分析表明,動力系統的各部件裝配沒有問題,完全符合裝配工藝要求,動力系統的設計也應該沒有問題。
動力艙內。
原本不大的動力艙現在十分的擁擠,轉身都有一點困難,因為緊湊的動力艙內有好幾人。
大家的面前,正是這臺可能有故障的柴油機。
韓江判斷道:“基本可以肯定,問題出在這臺柴油機上面,動力系統的裝配,設計都沒有問題。”
造船廠領隊的技術主管也道:“我同意韓主任的判斷,這臺柴油機確實有問題。”
顧政新無奈的點一點頭。
他在這里的級別最高,但沒有半點的脾氣,因為他們生產制造的柴油機出了質量問題,一點都硬氣不起來。
“我基本同意你們的判斷,也許,這臺柴油機真的出了質量問題。”
顧政新沒有將話說死,用上了“也許”這個詞,其實,他自己心里十分的清楚,“也許”兩個字可以改為“肯定”。
顧政新心情有一點沉重,倍感壓力。
韓江則不一樣,心中一輕之余,對楊帆佩服得很,心中想道,帆哥真厲害,他沒有親自來這里,僅僅憑一些反饋到他那里的信息,就準確的推斷出動力系統在設計上,裝配上沒有問題,而是那臺柴油機有問題。
問題出在這臺柴油機身上,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大家出了動力艙,下了這艘054艦,在海軍的一間會議室內開了討論會,參加的除了設計單位、造船廠、柴油機廠的人之外,軍方也有不少的人參加。
反復討論之后,得出一個讓人比較沮喪的結果,那就是我們的首艦必須要返回造船廠排故。
問題能在這里解決當然是最好的,顯然,這里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韓江發言道:“我們也希望在碼頭邊上解決問題,但那樣只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而已,這里的條件不具備,而造船廠的條件明顯要好得多。”
造船廠的技術主管也道:“對,我們廠的條件要好的多,這臺柴油機出現了質量問題,需要在造船廠打開動力艙,將這臺故障柴油機吊出來,在車間進行拆解和排查具體的原因。”
很多人接受現實。
雖然他們非常希望在碼頭邊上就將問題解決了,但那樣太過于理想化,根本就不現實。
這艘軍艦必須返回造船廠,打開動力艙,將故障柴油機吊出來進行拆解和分析才行。
最后,舉手表決,大部分人都同意將這艘艦返回東江造船廠,于是,這次會議的意見很快就反饋上去,提交上面拍板。
………
楊帆在接電話,又是羅建國從京城打過來的,他道:“楊帆同志,基本可以斷定是那臺柴油機出了質量問題,大家的意見是我們的這艘軍艦返回造船廠進行排故。”
稍微想了想,楊帆道:“肯怕在海軍基地解決不了什么問題,我完全同意我們的首艦返回東江造船廠。”
事情就這么定了。
羅建國完全遵循楊帆的建議,于是,這艘054艦返回東江造船廠。
首艦開始返回東江造船廠。
設計所、造船廠、柴油機廠的人相繼離開,返回他們自己的原單位,韓江他們也算圓滿的完成了這次出差任務,回到了東海所。
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