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3
至于太陽系聯邦的星艦設計風格,就比較符合丁乙印象中星際戰艦的風格了。
長長方方,棱角分明,沒有過多的外形修飾,一些不重要的設備甚至直接放在船體之外,完全的工業流水線產品,只考慮生產效率不考慮其他,這就是丁乙對于太陽系聯邦星艦的第一印象。
這不是說聯邦在設計星艦上水平差,而是現在的太陽系聯邦,為了保證艦隊的數量規模,在質量還算不差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壓縮制造成本,使得他們的星艦能以一個較快的速度完成制造和維護,運營成本也因為這樣極為粗狂的設計風格而降低許多。
就丁乙在聯邦網絡上看到的公開資料來判斷,這是因為當初聯邦政府只顧著宇宙大開發,天下又很太平,使得軍費撥款不足,聯邦艦隊不管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只能算是一支針對海盜襲擊的地方防御性治安部隊,戰斗力低下。
最終導致邊境星域發生叛亂的時期時,面對那些早有準備的各路叛軍,聯邦軍是各種慘敗,使得原本只有太陽系聯邦這么一個勢力的人類世界變成了多國分立的局面。
戰后,聯邦政府也算是痛定思痛,不僅改組重建聯邦艦隊,還在大規模擴軍,但剛一開始執行這個計劃時,又發現出現另外的問題,正是因為太陽系聯邦疆域太廣闊,有太多殖民地,而不少殖民地又因為邊境星域叛亂事件出現了不穩定的思潮,聯邦政府必須在那些殖民地長期配置艦隊以防止再次出現同樣的災難,而邊境上與那些分離出去的勢力接壤星域,更需要重兵進行防御。
就算是家大業的太陽系聯邦,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何況新的軍隊不是征召來就能馬上派上用場,還需要相應的訓練,配備適合的裝備,這也需要時間。想要在短時間內擴軍,除了增加更多的兵員征召站外,那就只能在裝備上下一些功夫了。
所謂裝備上下功夫,自然不可能是用粗制濫造的破銅爛鐵來武裝那些軍人,再怎么考慮省錢和節約時間,當時的聯邦政府還做不到視軍隊為可以隨意消耗的數字,他們也需要這些新組建的艦隊能真正起到阻擋敵人的作用,而不只是消耗敵人彈藥的工具。
于是,聯邦武器裝備的設計師們,在設計新式武器裝備的時候,就更多的考慮到在保證裝備性能質量不與敵人出現代差的同時,要更加易于生產和保養維護,用更少的資源和時間,以最少的資金和最快的速度武裝起一起足以威懾四方的大軍出來。
這個理念不只是動用在行星陸軍身上,同樣也動用進了太空星艦設計當中,太陽系聯邦也因此在戰后一年之內,不只重建了當時被打殘的治安艦隊,還擴充了規模更大的攻擊艦隊——只不過由于艦隊組建時間太短,兵員訓練不足,加上當時趕工設計出來的星艦性能確實不怎么樣,導致規模龐大的聯邦新艦隊徒有其表,實際戰斗力并不令人滿意,已經失敗過一次的聯邦政府高層也沒膽子讓這樣的艦隊立刻去反擊那些已經分離出去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