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將產出運出,也為了方便商人往來,尤魯爾殖民地政府還是在地面與太空中各設立了一座小型太空港,供飛船進行停靠、降落。
雖然這個時代大型飛船還不能在地面隨意起降,但兩三百米的小型飛船還是能憑借先進的工程設計和材料,以力大磚飛之勢,來往于星球地面與太空。只不過商人們會考慮燃料成本的問題,如果不是太空港停不下,通常是不會讓飛船降落地面的,而以尤魯爾殖民地的貨運量,來往數量稀少的商船也不可能將太空站停滿。
所以不考慮燃料成本問題的“雷霆號”,在地面太空港中隨隨便便就找到了合適的停泊位。
之所以要讓飛船停到地面上,除了他們不差錢外,還因為文靜也想借這個機會,讓關在船上的船員們能親歷大自然,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盡管船員們有不少人是一路睡著到達尤魯爾殖民地的。
這算是丁乙第三次踏上行星地面,第一次踏上的是地下藏著一頭噬星的安撒斯特星,帶給他的可不是什么好印象,第二次則是喬伊·施耐德博士放置私人實驗室的孤寂行星,那個過于荒涼的世界同樣沒給丁乙留下什么開心的印象,尤魯爾殖民地是第三次,看著這里晴朗的蔚藍天空,他就覺得心情好了不少。
但尤魯爾畢竟只是一個人口一萬四千多人的小型殖民地,當丁乙將目光對準地面太空港外時,看到的只是稀稀疏疏的少量低矮建筑群,沒有正規的道路,路上的行人、車輛也看不到幾個,顯得相當的荒涼和落后,感覺上甚至比不過丁乙記憶中那些比較偏僻農村的人氣旺盛。
不過再一聯想到殖民地一萬四千多人要分散到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星球各處,單位面積上的人員密度肯定比不過他記憶之中的地球,他便頓時釋然,也算從另一個方面了解了這個時代邊境殖民地到底是個什么模樣了,盡管并非所有小型殖民地都是這般模樣,也有一些小型殖民地居民區是聚集型的。
“太空港的維護情況不錯。”丁乙在打量太空港外的定居點環境,文靜帶著幾名船員跟著他,打量的卻是太空港的環境,“雖然看上去來這里的貨船大多都會停在太空站上,人員再轉乘穿梭機往返地面,但這地面太空港并未就此荒廢掉,也許這里的經濟情況比官方公布的要更好一些。”
“不過這么小的一個殖民地,卻要提前修建兩座功能一樣的太空港,一個在太空,一個在地面,不覺得浪費嗎?”丁乙說道,“殖民地都還沒有發展起來就這么做,是殖民地議會覺得尤魯爾絕對能發展起來?就不能需要的時候再來修建?是他們太有錢了不在乎浪費,還是說這里面藏有什么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