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拉近了,“雷霆號”也就有了反擊的機會,使用蜂鳴導彈的散射模式,只要有一枚擊中敵艦,不管能不能造成傷害,“雷霆號”都能找到敵艦更為準確的位置,然后發動反擊。
一百六十枚蜂鳴導彈魚貫射出,不斷變軌,不到十秒鐘的時間,就加速到秒速3000公里,按“雷霆號”上艦載計算機計算出來的坐標,飛了過去,然后在距離目標區域六萬公里的距離時,同時爆炸,成千上萬枚子炸彈便如果一張大網一樣,罩住了整個目標區域。
幾百個微弱的爆炸出現在宇宙之中,但因為距離的問題,肉眼是看不到那些微弱爆炸火光的,不過“雷霆號”上先進傳感器,探測到了那些爆炸,為“雷霆號”的火控系統成功建模并定位。
早就準備好的“雷霆號”的多用途主炮首先開火,湛藍色的光束刺破太空,瞬間擊中了計算當中敵艦應在的位置,那是一發強脈沖離子炮,是多用途主炮除去電磁動能射擊外的另一種攻擊模式,沒有太大的硬殺傷傷害,但對星艦電子設備有較好的毀傷作用,用來對付使用了隱形技術的異星人星艦,最為有效。
離子束成功擊中目標,沒有什么后效反應,但在那個位置,一艘彎如新月模樣的星艦突然就出現在那里,隨即被“雷霆號”光學探頭捕捉到了影像。
“離子炮繼續射擊,反艦導彈一號至十六號發射!”火控系統一鎖定目標,文靜就下令以導彈攻擊對方。
小型戰斗艦艦炮火力多數不足,主要攻擊手段就是依靠不同戰斗部進行殺傷的導彈,但導彈這種武器,需要加速時間和加速距離,也容易被近防武器攔截,因此每每作戰,就需要發射大量導彈進行飽和攻擊才能突破近防武器的攔截命中目標。
因為不了解異星人星艦的性能,這一次正式攻擊,文靜也只是進行一次試探,她需要知道異星人的星艦有哪些武備,也需要了解異星人的作戰方式,為之后人類與這個異星文明的更多接觸——不管是和平,還是戰爭——收集更多情報。
這其實很冒險,“雷霆號”不管被施耐德博士經過多少改裝,它都只是一艘輕型護航艦,火力、防護都不是它的優點,而它現在的對手,是一艘長度八百米,寬度一千四百米的異族星艦,在還不了解對手能力的時候,這就像是一頭孤狼,對抗一頭巨獸一樣,至于那頭巨獸究竟是獅子、巨熊,還是一頭水牛、肥豬,就得打后再說。
十六枚反艦導彈接連射出,直飛向距離“雷霆號”十五萬公里的異族星艦,但在飛過一半航程時,這十六枚導彈依次自行爆炸,沒有一枚成功接近到異族星艦五萬公里的距離。
“雷霆號”自己,也因為要避開異族星艦的光束武器攻擊,而不斷進行機動變軌,艦首六枚自帶燒蝕裝甲的反艦魚雷也難以安全發射——魚雷威力過大,一旦發射時出現意外,很有可能傷及自身——他們只能以那門主炮和其他型號導彈對異族星艦進行攻擊。
異族星艦的近防炮能力相當不錯,交戰幾分鐘,“雷霆號”發射的導彈,沒有一枚能成功突破對方近防火力,都只是在距離異族星艦最多五萬公里的距離時被攔截摧毀,他們也只能不停用離子炮射擊對方來干擾對方星艦設備運轉,只不過時間一長,異族星艦似乎也調整了自己的電子屏蔽設備,離子炮的效果也越來越不明顯了。
“船長,現在怎么辦,要是離子炮失效,它們再次隱身,我們可就更打不過它們了!”艦橋中,舵手程亮大聲叫嚷著,手腳也不停的操作著星艦。
整艘星艦就像是賽道上高速奔馳的賽車,時不時還要來個漂移來躲避攻擊,之前使用的干擾煙霧已經擴散殆盡,他們現在已經補充了一次發煙器,讓煙霧繼續籠罩著艦體來干擾敵艦探測,否則就算“雷霆號”像只滑不溜手的土泥鰍,在十五萬公里這樣的距離上,也是躲不開敵艦光束武器射擊的。
“再靠近一些!”文靜下令道,“我們給魚雷節省一些航程,然后本艦繞著它飛!”
“太靠近的話,干擾煙霧就起不到干擾效果,我也不可能再躲開它們的攻擊了!”對于文靜的命令,程亮并不認同,立刻反駁道,“至少得想辦法影響一下它們的火控系統,減少我們被鎖定的機率!煙霧干擾器還能再用一次,不快點,我們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