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蕭探花又是一篇大賦獻上。
蕭探花乃是天武三年的殿試第三,太祖欽點的探花郎,以才名而著天下。尤其在詩賦之上,當世無人能出其右。甚至有人評斷,蕭探花的賦風,已不亞于古朝的司馬君。
太祖愛其才,點了探花不久,便將長寧公主許配于他。于是蕭探花便成了太祖的東床快婿,當朝的駙馬爺。
今日乃是老丈人的大壽,作為女婿自然要表示一番心意。
也不愧當世第一才子的稱號,蕭探花一篇歌功頌德的大賦,做得是洋洋灑灑,一派煌煌景象,深得太祖之心。
眾臣不停的擊節較好,就連太孫朱守文,也是頻頻點頭,對自己這位姑父的大才,甚為欽佩。
接下來,又是一波進獻賀禮。
都是些奇珍異寶,自然沒有人蠢到會和安樂公一樣,成箱成箱的金銀往大殿上搬。
最奇的是,朱信小世子居然牽來了一頭四只角的梅花鹿,說是送給皇上放在御花園里養著,慢慢觀賞。
那鹿雖然新奇,不過牽著活物上殿,畢竟也有失體統。
不過眾人都知道這小世子極不靠譜,老王爺也嬌慣的很,見皇上沒有不喜,也便一笑了之。
“皇爺爺,從燦奉父王之命,給皇爺爺祝壽。”
見眾人都獻得差不多了,朱從燦也站了出來,“這幅對聯,皇爺爺讓從燦送入京都,以為皇爺爺賀壽。”
說完,將隨身帶著的一卷油布打開,取出一張上等宣紙制成的條幅。
朱從燦將條幅在長案上鋪開,眾人定眼望去,見條幅上寫著一副對聯。
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是:日照龍鱗萬點金
見了這十四個字,有些老臣便記起了一些往事。
那是頭幾年春狩的時候,太祖見到奔馬揚起的尾巴,忽然興致所至,隨口出了一道上聯,便是這“風吹馬尾千條線”。
天子的對聯,臣下自然不敢隨便亂對。太祖便這上聯發往鎮守各地的皇子們,那些藩王有對出的也有對不出的,卻都不甚合太祖的意。
今日冀王這七個字的下聯,對賬工整,磅礴大氣,喻義又十分吉祥,體現了太祖人間真龍的身份,在今日壽誕獻上,顯得極為適宜。
眾臣稱贊冀王才氣之余,也極為佩服他的心思。
眾人皆在議論這幅對聯,只有蕭探花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張紙,眼中漸漸露出駭然之色,發出了一聲驚呼,“這是蘇大家的真跡?”
“蘇大家?”
眾人聞言,先都是一愣,接著都反應過來這三個字意味這什么,紛紛轉頭看向那副對聯。
蘇大家乃前朝人,據說是十三歲時便得中解元,由此聞名天下。世人皆道蘇大家來年定然是狀元及第,從此飛黃騰達。誰知道造化弄人,第二年的春闈,蘇大家不僅沒能殿試掄奎,居然連進士都沒中。世人嘆息之余,也沒放在心上,以為蘇大家年紀尚幼,將來定然還是要高中的。
誰承想,接下來連續三次的會試,蘇大家依然名落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