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已是二十有余,對一般人來說,尚屬年輕。可蘇大家自幼成名,遭了連番的打擊,居然有些心灰意懶,便斷了那科舉的心思,從此無意仕途。
由是蘇大家便流連花間叢中,不與權貴官宦為伍,卻與那些鶯鶯燕燕打的火熱。又為青樓女子寫就了無數的詞曲,那字字句句都寫在那些女子的心坎上,便被天下脂粉引為知己。
后來先朝末帝繼位,因仰慕蘇大家的才名,欲招他進宮,做個棟梁之臣,卻被他婉拒了數次。好在先朝末帝性子平柔,蘇大家既然不愿承奉圣恩,他倒也沒有強求。只是對著身邊的內侍淡然一笑道,說了句,既然他不愿來伺候我這個天子,偏愛那些胭脂紅粉之地,那就讓他做個花間天子吧。
從此,花間天子的名號便傳遍天下。
蘇大家卻從此隱了身跡,極少在世間出現。
聽聞他最后一次現身,乃是先朝末年時節。
當時江南有座聞名天下的相宜舫,乃是世間煙花最盛之地。
這一年,相宜舫上來了一位客人,見了舫中的所有姑娘,都不滿意。那做媽媽的平日是被奉承慣了的,見這客人百般刁難,便欲翻下臉皮來攆人。好在那客人雖是挑剔,出手卻毫不含糊,于是看在銀子的份上,老鴇子也只好強忍著伺候。
于是便喚了三個還在雕琢中的心頭肉出來,去招呼那看上去極為落拓卻又十分多金的中年書生。
誰知道這一番,便成就了那三位姑娘在天下的名聲。
初見初雪,中年書生原本有些渾濁的眼睛頓時一亮,喝了聲好,又說了句“初雪勝晴”,浮了一大白。
再見莫笑,連道了三聲好、好、好,又呼道“拿筆來”。片刻之間,便揮就“莫笑人消瘦,春風最解語”十個淋漓大字,浮了三大白。
最后見到殷舞,卻是不言不語,忽然嘆三口氣,又對天大笑三聲,從袖中掏出一卷紙墨,放在殷舞手中,便躍入湖中,踏波而去,不知所蹤。
殷舞打開那卷紙墨,封皮上書著“河山亂”三個大字。
…………
后來漸漸有些風聲傳了出來,說道是花間天子蘇大家重現人間,曾在西子湖的相宜舫春風一夜。
由是“初雪勝晴”、“莫笑人消瘦,春風最解語”兩句便流傳開來,初雪、莫笑也因這兩句而得名,揚于天下。
更可嘆的是,三年后殷舞姑娘憑著一曲《霓裳亂》之舞名動天下,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可見。可是很多人都奇怪,既然初雪、莫笑是柳天子為二位姑娘留下的名字,殷舞二字卻不知又出自何處?
沒人知道,那卷《河山亂》的首頁,及書著“殷殷切切,且行且舞。得女如此,夫復何求?一舞傾人城,再舞傾人國”幾行字的卷末一頁,卻早就被殷舞付之一炬。
后來先朝末帝也聽聞了殷舞姑娘的艷名,于是召入宮中,從此《霓裳亂》之舞便為宮中專屬。
再不久,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先朝終失其鼎。
先朝末帝將禁宮付之一炬,殷舞姑娘自然同赴火海,《霓裳亂》之舞也從此絕跡世間。
蘇大家“一舞傾人城,再舞傾人國”的讖言,到此應驗。
此乃前朝秘辛,世人知之甚少。
只是蘇大家的書畫,卻是世間一絕,當年便有公論,乃是三百年來第一人。便是與歷朝歷代的書畫大家相較,都不遑多讓。只是他的真跡,傳世極少,本朝以來,更是見所未見。
眾人都沒想到,冀王居然能夠他,寫下這十四個大字。
撇開對聯本身的喻義不說,止是蘇大家的絕世真跡,便是價值難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