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周紹林重新給姜如包扎完畢。
他松了一口氣,還好,媽媽很聽話沒有動,不然包扎起來就麻煩了。
他滿意地看著自己包扎的成果。
雖然是第一次,但是還不錯。
“媽媽,該睡覺了。”
周紹林把姜如拉到床上,讓她躺好,給她蓋好被子,又把空調打開,設置好時間。
他放下遙控板,回頭看了一眼。
姜如正乖乖地躺在床上,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她。
他又走到床前,把被子掩了掩。
“媽媽,你好好休息,我先出去了。”
姜如目光一直隨著他,直到他出了門,才收回來。
【說實話,多好一孩子啊。真的看不出來,他是有偷竊癖的。】
【一個人的外在和個性的形成,和父母的遺傳以及環境有關。任務目標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外在氣質優秀很正常。
患有偷竊癖一般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一開始是處于一種報復心理,之后形成了一種行為習慣。
而且,宿主所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任務目標的表面。一般情況下,患有偷竊癖的人都是有性格缺陷,報復心強的。】
姜如腦海里浮現出周紹林的身影,又想到原主的所作所為,不由心疼。
【你把偷竊癖相關的資料還有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及成功案例給我整合成書籍,我先看看。】
【整理資料,要五個積分,宿主還要嗎?】
【嗯。】姜如閉著眼睛,外面看著仿佛睡著了一樣。
卻說周紹林,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就感到坐立不安,有種什么東西在心底堆積的感覺。
他坐了幾分鐘,又站了起來,走到姜如門口,站了一會兒,聽見里面沒有聲音,就小心翼翼地開了門進去。
進去的時候,他腎上腺素提升,莫名的有些興奮,雙眼有點兒泛紅。
看到姜如緊緊閉著眼睛,已經睡著了。
他心下一松,仿佛有什么東西從心底消退了。
周紹林給姜如蓋了蓋被子,然后又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
他不知道的是,他關上門以后,姜如就睜開了眼睛。
整個晚上,周紹林進來十一次。
幾乎每隔四十分鐘左右他都要進來看一看。
【看來他還是很擔心原主的。】姜如感嘆。
在原主的記憶里,她和周紹林的關系一直很僵硬。
兩人一見面就是吵架和冷戰。
正確的說,應該是原主斥責辱罵周紹林,周紹林一言不發,于是原主更氣,口不擇言,什么話都能說出口。
姜如在原主記憶里看到最深刻的就是一句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原主堅定地認為,周紹林從根子里就是壞的,從小就喜歡偷東西,長大后也喜歡偷東西,最后偷東西被人打死也是活該。
姜如問過十一,為什么她這樣的人也能祈愿。
十一說因為原主雖然對他兒子這樣,但是卻在一生中捐過很多錢,幫過很多人,積累了不少功德,所以才有機會祈愿。
姜如尋找過這句話的根源,可是記憶里并不是很深刻。
只隱隱記得在周紹林七歲左右的時候,經常偷保姆阿姨的東西,人贓物證俱全,保姆阿姨告到了她的面前。
之后又出現過不少次保姆告狀的事情,再后來,周紹林上了初中,開始住校,不用保姆了才沒有再被告狀過。
每次保姆告狀的時候,原主就特別地生氣。
經常性把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句話掛嘴邊,說家里又不是沒有錢,偏偏還要偷東西,現在就可以看出,周紹林以后不是個什么好東西等等一系列話。
姜如在原主的回憶中,看到小小的周紹林從一開始聽了她的話,低著頭道歉,到后面的反駁,再到后面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