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發現了其中的細節。
那就是在保姆告狀的時候,他并不是每次都會反駁。
而他反駁一兩次以后,就會有一次不反駁。
這說明了什么?
根據偷竊癖的形成原因,可以推斷出。
周紹林第一次之所以偷保姆費東西是為了報復保姆。
可是他為什么要報復保姆?
結合那個保姆的態度,不用思考就知道,因為保姆欺負他了。
要么是罵他說了不好的話,要么是吃食上苛刻他了。
當時原主工作十分忙,所以把周紹林是全權交給保姆來照顧的。
在根據后面多次保姆告狀以后得到的賠償,姜如就肯定了,中間有很多次是假的,是保姆為了賠償故意搞出來的。
而她每次這么做以后,周紹林就會被原主罵,他的心理就會不舒服。
所以他出于一種報復保姆的心理,實行了主動偷竊。
于是乎,惡性循環。
姜如從記憶中找到了根源,便決定要找到那個保姆。
如果保姆不承認的話,她不介意花積分買一顆真話丹的。
第二天,一大早,周紹林就醒了過來。
他看著有些陌生的屋頂,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平時的時候他都是住校,就算是不住校,他也是呆在學校附近的房子里,自從上了初中,就很少到這兒來了。
他穿好了衣服,又去姜如房里看了一眼,然后下樓去尋吃的。
他唯一會的就是把烤面包放在面包機里面,可是冰箱里沒有切好的吐司片。
所以他看了一眼,就慢吞吞地關上了冰箱,在手機上找了一家附近早餐店,點了外賣。
因為距離近,外賣的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鐘就打電話來了。
不過這個小區是不允許外賣送進來的,所以周紹林得自己出去拿。
可是他又沒有這里的鑰匙,也沒有錄入指紋,出去了,就沒法進來。
就算是媽媽醒著,她也不一定會開門。
如果虛掩著門,媽媽醒過來以后,萬一跑出去了怎么辦?
或者有小偷進來怎么辦?
剎那之間,他腦子里想了很多種可能性。
沉思了一下,他讓外賣小哥把東西放在門衛室,他一會兒去拿。
他進了姜如的房間,坐在旁邊的沙發上,靜靜地等候著她醒過來。
他一進來,姜如就醒過來了。
不過沒有直接睜開眼睛。
待發現周紹林一直坐在一邊時,她便決定起床。
見到姜如睜開眼,周紹林便把她扶起來,“媽媽,早。”
姜如咧開笑容,“兒子,早。”
周紹林眉眼彎彎,“嗯,媽媽還記得怎么洗臉刷牙嗎?我昨天教過的喲。”
姜如肯定地點頭。
但是,實際上,還是弄得亂七八糟,讓周紹林忙活了好一會兒才搞定。
不過到了穿衣服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
怎么穿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