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利用留影石將拼音的韻母和聲母記錄在內,制作成類似于ppt的文檔。
上課的時候,將留影石之中的影像投放在一個白色的布上。
如此手段一出,底下的孩子們都紛紛驚呼不止。
十幾歲不到的孩子本就是鬧騰的時候,看到這有趣的東西,都擠擠嚷嚷想要擠到講臺上去摸一摸那神奇的白布。
姜如威壓一出,頓時一個個噤若寒蟬,坐在位置上,動也不敢動。
一聽姜如開口,他們望著姜如淡然的神色,心中又是崇拜又是害怕。
為了讓這些孩子更容易接受,姜如還特地把聲母韻母的歌制作成一個小小的動畫短片,給這些孩子放出來。
對于小孩子來說,強迫他們來死記硬背,遠不如學習一首童謠來得快。
果然不出所料,姜如放了幾遍歌,又一個一個教過以后,大多數孩子都能記上幾個聲母或韻母。
孫悟空覺得有趣,便也跟著聽課。
他本就聰慧至極,腦子反應又快,學習的速度是最快的,姜如放了一遍,他便記住了。
這便是修士的好處之一了。
為了讓孩子們學得更快,姜如突然出現一個想法,把留影石安置在各個大街小巷。
太陽升起來便會放歌,太陽落下的時候才會停止。
百姓們聽著這念念有詞的歌,猜測這也許是天上的神曲,所以他們聽不懂。
不過這歌朗朗上口,聽多了以后,就算是沒有進學堂的人都能唱幾句。
聲母韻母歌每日不停地循環放,要是在現代早就被人投訴擾民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音樂是貴族才有資格欣賞的。
所以,平民百姓聽著不但不覺得擾民,反而覺得好聽,聽久了還覺得腦袋更加舒服了。
自從姜如發現瓊林學院的老師教學死板枯燥之后,姜如就開始給他們上夜校。
每日晚上給他們上課。
他們本來就有學習的基礎,學習拼音比常人要快許多。
在看了姜如復印的書籍以后,更覺得這拼音是個好東西。
這些人大多是庶子,不受家里寵愛,但是好歹讀過一些書,也不算是太傻,看到拼音這么個好東西,自然是要努力地學習。
何況這可是國師親自教導的東西,絕對不是常物!
教了兩次以后,姜如就不再親自教導,而是把這個重任交給悟空去辦。
悟空本就是個好為人師的人,學習了東西總要顯擺一二。
聽說姜如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他故意推辭了兩下,就同意了。
孫悟空負責教書,雖然看著年紀小,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小瞧他。
因為姜如一般是直接用威壓解決問題。
而孫悟空一般是武力解決問題。
他最喜歡有人不聽話,然后狠狠地整治一番。
其中有一老師覺得孫悟空一個黃毛小兒,竟然被派來教他們,便有意為難。
然后當日便做了一整夜的噩夢,第二日看著孫悟空如同老鼠看到貓。
眾人問他緣由,他竟是一句不敢多說,只模模糊糊道:“小郎君不愧是國師之子。”
孫悟空教學的時候,姜如則去各地尋找了當時的文獻,標注拼音,制作了雕版,印刷書籍。
不過半月,瓊林學院便多了一個五層高的圖書館。